豆瓣评论

  • 秦时寻音
    数字列举的很清晰,其实可以分析的多一些03-09
  • 没文化的韩
    林美玲女士的书还是很扎实,通过对毕自严《度支奏议》和陈仁锡《皇明世法录》的精度及晚明方志的爬梳,条理清楚的梳理了晚明辽饷的相关问题。但线条还是较粗,有待进一步细化,但作为一本入门书已经达到,可时常翻阅。也是一篇优秀硕士论文的榜样!04-20
  • fierykylin
    怎么会有这么多好书,这么多好的研究06-24
  • 缺砚一方而已
    我写不出这样扎实的硕论,但是我想写出来10-03
  • 啊这
    朱庆永文不易见,此书甚有用。08-02
  • 夏日炎炎正好眠
    作为硕论来看还是很值得佩服的orzzzzz11-27
  • samurai
    数据很多,分析较单薄。最好把单位从两换为万两。01-15
  • 张名振
    只能说放在硕士论文里是比较扎实的,连明末几个户部尚书的文集都没用,数目庞大的辽饷能展开的题目太多了05-23
  • 1986
    大明的国家机器从社会上抽取一块钱,慢慢地,慢慢滴,输送到它的前线,大概只剩下一毛多了吧。09-08
  • 朱颐钊
    1987年的硕士论文,能把自己设定的问题讲得比较清楚了,就还算OK。总的来看,国难当头的时候,总是不乏想要认真做事的人,但也大势如此,确实也是积重难返。等东人打进来,即便税收比你们眼里的苛政还要高几倍,也没人再敢嚷嚷了。06-01
  • Moors of Frank
    因张泰苏的清代财政保守主义讲座如与此书结缘。读来发现徐门特色,硕论文章基本都集结成册出版了。作者关注的是晚明军费加派中的辽饷。主要运用的史料是户部尚书严自毕主编的《度支奏议》,通过翔实的数据来看晚明辽饷加征的过程和效用、影响。需要补充的一点是,一条鞭法的推行将赋役折银摊入田亩实际上就已经是变相的加征。除此之外,作者主要的发现在于:论证了辽饷加征的加派九厘并未实际上完全落实,实际上的加征比例与田赋原额的负担成反比;在此基础上,还发现实际上原本重税的地区加征之后负担更重,从此则挑战了前人关于加征导致明末西北流寇说。05-30
  • 瑟僴
    上世纪80年代台湾硕论。边饷由来,加派过程、内容以及时效,数据以陈仁锡《皇明世法录》、毕自严《度支奏议》为大宗。偶有错字,如表1“蓟州”作“苏州”,大概繁简转换之误。03-11
  • CKLG
    数字资料不少,分析稍显薄弱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