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烧烧
    看到最后又是费正清,你们这些人真是的、、、12-09
  • 从讲到在长崎的荷兰大班每年到江户的“宫廷之旅”(原书p.46)开始,本书对欧美国家在18世纪东亚、东南亚贸易变迁的描述,很是吸引人。看下来,感觉18世纪西太平洋地区贸易史,基本上是巴达维亚作为中转港的兴衰史,同时也具体地表现出欧美国家在各自国内局势影响下的海外拓展变迁。书中讲的茶叶与鸦片贸易的关系(原书p.54),便是个代表性的例子。中译本翻译上有不少生硬的地方,很好奇15年台湾出版的修订版文字会不会好些。p.s.这本书和Jansen《日本及其世界:二百年的转变》连起来看,对了解17世纪以来的东亚史,也很有趣。并且两本书都是分三次进行的讲座结集,都有三个人物的传记例子,不很艰涩;内容上跨度也大,每个地方点到为止,对大局的把握,很有启发。01-29
  • 落葉知秋可烹茶
    贸易突破了文化的枷锁,即使对方不了解自己,只要有可交换的衣物,贸易便可实现。04-06
  • 木下天一郎
    一部追寻古老的殖民梦的书,尽管没有提出更多新的观点,但是却能将枯燥无味的经济史讲的趣味横生。巴达维亚、长崎、广州,随着这几个城市的兴起与衰落,一个海域的历史清晰的展现在眼前,既引人思考,也让人遐想,翻译风格不错,具体用词仍欠考虑。09-04
  • NAGA
    用“历史小说”的路子,对“看不见的城市”做了一定程度的反驳。根据他这些年和聂在巴达维亚花的功夫,这样讲多少有点道理,不过,终归是讲稿,好不好的,就那么回事。又,老包还真是人如其文。04-06
  • 食菠萝
    很年鉴学派,从广州、长崎、巴达维亚看18、19世纪的全球贸易图景,西葡、荷兰、英美海上支配权的更迭,各区域社会经济制度。尤其是中国以往多被忽视的规模巨大的私人海洋贸易,自明后反复的海禁与开关,所谓的朝贡者、倭寇与海盗不知有多少中国人混杂与串连在其中。台湾也是个紧要的贸易节点,光热兰遮城就好多故事了。04-30
  • Blade King
    始终是讲稿,太简略了,刚开始看时还感觉新颖。02-11
  • icy
    其实是想看《看不见的城市》的,借错书了啊~!12-05
  • 韧勉
    上部分综述明代中期从巴达维亚-广州-台湾-长崎一线的国际局势,后半部分主要写当时西方人眼中的东方世界,看得见的城市却让今人觉得模糊,看不见的城市却让今人清晰,或许这是包乐史的意图所在,不过话说回来日本人为了畅通琉球海陆打压天主教,亦是宗教与交通史的一个课题。12-14
  • Travis1997
    對照着原文讀的,以講座文章合集來說相當出色。序章筆法尤其高明,包樂史探討各國關係的方法可跟「活的制度史」呼應。可惜迴避了荷蘭建立貿易帝國的暴力,沒提及對爪哇原住民的迫害。又,很多海外華人是明遺民,因此互不信任是雙向的,只批評清朝皇帝沒有道理。「漢奸」稱謂的運用也有欠謹慎。至於翻譯簡直是災難。語法不通尚是小問題,以下問題就非常離譜了:沒找中文原文;前後譯名不統一,Ayutthaya頁4譯作大城,後面皆作阿瑜陀耶;欠缺東亞史常識,原文中十六世紀以降的Korea通通譯作高麗;原文記載《粵海關志》的年份為1839年是正確的,中譯本誤作1893年。04-02
  • 孔飞刀大叫兽
    一个荷兰人吹嘘祖先在季风亚洲地区的东印度公司往事,翻译一般,价格略高。03-08
  • sub rosa
    浙大这套书的质量相当不错。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