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读书
阅读
传说是天帝藏书的地方
首页
读书
历史传记
短二十世紀
举报
书名
短二十世紀
作者
汪晖
格式
PDF
ISBN书号
9787347208054
出版年
2015-1-1
出版社
牛津大学出版社
页数
540
定价
NT$520
装帧
精装
豆瓣评论
gjsyroq
22年读过 政治整合、文化与政治、人民战争
01-19
Derridager
挑了几章感兴趣的读了一读,只能感叹读汪晖几乎等于是在明确自身意识形态光谱位置。Korean War那一章非常值得一读,倒不是因为写得有多好,而是读到结尾就能够很明确地反应过来,立场的不同原来真的可以带出各异的论证。发现这个,能带来阅读乐趣。我的感受就是“原来汪老师在这儿等着我呢”。对这篇文章最精准的评价来自杨奎松老师,即该文作者在“以论带史”,表达对KW正义性的绝对支持。除了杨文的批评,相信读者还可以很明显地感到汪老师的“双标”:美国档案的只言片语不足采信,但是主席的所有发言都可以为战争定性。另外,这个文字读起来真的很累。
05-04
八月槲寄生
还可以吧!读完觉得90年代和本新穷人、游民没什么关系了:新左派和新自由主义早把话说完了(并且说了这么多年写了这么多书)。歪个十万八千里的题——当下学者们都不无保留地说女性主义为xx主义/立场/争论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视角。无论在哪个国度、生产或再生产领域都占据一半空间的群体竟然在21世纪10-20年代还是充当提供某种借鉴的介质,根植在语言中的隐喻性不禁使我啼笑皆非。
12-30
Lincredible#0
从去政治化的政治到代表性断裂的短二十世纪,视野和思考一如往常。批评汪晖的不彻底似乎有一定的道理:毕竟,他最终还是认为中共是人民的、工人的阶级政党,不过是被国家的逻辑所俘获了,而解决之道上却是令人难以接受的模糊:如果中国需要再政治化,更具体地说,需要政党的再政治化和政党与国家的分离,那么这种诉求的实现需要的是什么社会力量的转化,这种共同力量的存在是不是比寄希望于执政党自我更新更微茫?联想到最近香港的局势,我隐隐约约觉得“代表”这个民主理论中不可绕开的字眼越来越不适合二十一世纪的政治了,正是因为每个个体和每个共同体都需要极端地展现自己、不愿受制于人,因此代表变得不再可能,这既是抽离自身拒绝责任的表现,也确实体现出一种追求自由的诉求。所以出路似乎只能是协商民主的大杂烩,或者权斗式的暴力。无力。
08-14
Dean Zhao
不得不说,汪晖的写作有一种难得的清晰和中肯。汪晖的“政治化”似乎是一种运动着的过程,是一种颠覆僵化体制、打造新型秩序的灵活、包容的阶级行动,它锤炼新的政治主体,并激发其行动力,构成支撑新政权的有生力量。“去政治化”与之相对,体制僵化、行动保守、主体缺席,其世界性的表现是“新自由主义”及其背后的资本秩序裹挟“历史终结论”不可抵挡的胜利,和从Party-State到State-Party的代表性断裂。在中国则突出表现为constitutional commitments的破产。前三章从帝国-国家,政治-文明,革命-战争三重关系建构政治化逻辑,后几章从动员-压制,市场-暴力,改革-开放,新工人-新穷人,大陆-台湾几条关键线索深入分析当代中国的政治困境,并吁求新的理论上的社会批判与政治化过程的展开。
03-19
龟龟
断断续续一个多月终于读完,思考的艰辛程度与收获成正比,一定程度上重塑了我对二十世纪中国革命史的理解框架,比《去政治化的政治》内在脉络更为清晰,以政治整合、人民战争、文化政治三条主线勾连历史,展现二十世纪中国“政治化”与“去政治化”两大趋势交缠错综、渗透转化的独特进程,自成一说。论五四运动、代表性断裂、新穷人等命题已是熟悉的思想进路,论抗美援朝、民族问题、两岸关系,熟悉的命题在全新的框架下展开,读来反倒觉得新意颇多。这本书进一步打开了我对二十世纪国史的兴趣,更多的问题还有待之后的阅读验证与思考。
02-09
追风筝的人
西马和后殖民在中国语境的套用,汪提出问题的方式是其最大优点,但不少观点是真的以论代史不着边际,杨奎松的批判不只代表他自己,也可以代表历史学界一批踏踏实实重视史料研读的学者们
03-02
且付阙如
这一短二十世纪的序幕是1898戊戌改革的失败(尤其是1905年前后)至1911武昌起义爆发,尾声则是1970年代后期到1989年的所谓“八十年代”。汪晖发现,短二十世纪是一个政治化的世纪,政治整合、文化与政治(理论辩论与路线斗争)和人民战争(群众路线是其基本策略,人民战争塑造了能动的阶级主体)。而伴随着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新权威主义(政治保守主义+市场激进主义)的冲击和去政治化的政治(蜕变为管理范畴的政治,失去了以一定政治价值为前提的政治主体间的互动关系),所产生的是代表性断裂(和前两个概念在某种意义上是统一替换的,即政治形式和社会形式的脱离)。这一背景下出现了新穷人和新工人,二者并未能结合在一起实现极强的社会动员。汪晖还用这一框架考察了两岸关系。
03-09
马丁
先生是扬州人。如果没有去过扬州,哪怕是今天的扬州。就很难体会到那种文化的氛围。即便是在北京。汪晖先生现在是在清华大学。应该说清华大学,幸好有了汪晖先生。才显得不那么渺小。学者的责任是造词。这个词造的不错。美中不足,就是汪晖先生的文笔比较难懂。书斋里呆久了。
10-23
远树
每年寒假,读一本汪老师
01-29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