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小斯
    一本有驳有辨的斯宾诺莎思想导论08-17
  • 这本书最主要的部分在于将《伦理学》这本形而上学著作和《神学政治论》这部政治哲学著作尝试做了一个圆融的解释,即使最后得到结论是斯宾诺莎自身的矛盾和不圆融。 从这种圆成实性去理解斯宾诺莎,斯宾诺莎矛盾体现为两点:第一点是人何以是有理性的?(这种理性区别于一般的理性,而是神的理性),一方面承认这一点意味着人本身就是神,无需启蒙,只可能以奇迹或信仰的方式给出这个前提,另一方面在于物-人-神之间既然是基于因果必然性的数学的量的差距,那物也就必须有这样的理性以至于彻底的泛神论(吴有近似的提法-“人的心灵具有神的无限的本质的充分知识”);第二点,在丧失了目的因的世界中,人的努力(conus)对于神的存在(存在仅为神有)的这种趋近如果缺乏对完满的欲望以及这种欲望必然带有的目的论属性,几乎是无法想象的。11-03
  • 輞川
    对两种目的论的批评(亚里士多德、笛卡尔),在自身中被认识的实体,作为必然性的自因的自然-神,充足理由律对单一实体与身心平行说的证成,与新柏拉图主义的背离(对流溢之无中生有的批评,指出神作为动力因内在于万事万物)。充分观念-不充分观念,想象-理性-直观之区分,通过理性之“自然的共同秩序”(数学/逻辑公理,共同特性)摆脱怀疑主义。对自由意志这一无视必然性的伦理倾向的批评,激情作为奴役,理性作为自由,以及通向神的唯一途径。作为普遍宗教的普遍信仰:虔敬导向和平友爱秩序。迷信的成因:相信某种神的目的,实则是人受控于激情的乞灵,混淆天人之际(目的无非是欲望)。实体-样态区分形成的形而上学动力学形态,最终导向“自然力量”的霍布斯式政治哲学,契约被还原为权力关系,权利相对于权力的道德意蕴消失殆尽。04-19
  • 吃月亮的人
    表面上斯宾诺莎的形而上学和政治学存在着难以弥合的断裂。他的形而上学是分子论和动力学的,要求每个关系、情状、分子都“努力”向着更良好快乐的状态变化,即扩大自身的行动力量,维持自身的暂时的存在性质。但另一方面,却只是拿更民主的政府来替代神权政治。这是很矛盾的,因为心灵作为对身体的观念,容易被想象和无端的激情扭曲,而陷入在场形而上学的迷思。而国家毫无疑问就是这样一种对观念的垄断。如果严格遵循他的形而上学,其要求的应该是对一切统治秩序的逆反,将自然权利即自然力量交还给每个个体,而不是让渡给国家这个被假定为永恒存在者而无限欲望自身之扩张的利维坦。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他要为当时被挑战的荷兰民主共和国辩护。二也可能是他意识到国家或统治秩序的消亡是不可能的,只能借助自然权利的必然性来召唤持续的永恒斗争。12-04
  • Lowlibrarian
    整体感觉比《利维坦的道德困境》要好,尤其是解释了斯宾诺莎哲学中的政治哲学暗示:正是因为人不是实体,而仅仅是实体的“有限样态”,所以人(不仅仅是人,还有万物)的本质并不包含“存在”,人才要想方设法“维持”存在,这样一来就能够从哲学上为自我保存、维护自身存在的自然权利辩护。01-04
  • 大甜甜~~
    吴增定的行文非常朴实,和他想要论述的斯宾诺莎的这个问题倒是极为贴合。我没有想到,斯宾诺莎在那么狭小的一个《圣经》言论空间里,为后世的政教分离奠定了如此重要的基础。斯宾诺莎认为,哲学是沉思的,是和“真观念”打交道的,应当同激情与想象划出界限。后者就是宗教的疆域。因此,斯宾诺莎不仅仅得罪了犹太教,事实上得罪了整个欧洲宗教世界。斯宾诺莎其实没有言明的意思就是,政治应当为哲学服务,而非相反。这么一个仿佛很温和的人,竟然为日后欧洲激烈的观念变迁奠定了如此牢固的基础,我实在是难以想象。01-02
  • 请叫我王光明
    我终于把吴老师所有出过的专著读完了!撒花!09-03
  • 本多`1984
    对斯宾诺莎又有进一步的了解了!欧也02-18
  • 杨念孜
    对斯宾诺莎的神学政治学问题作了精彩绝伦的分析。。01-27
  • vol
    介绍了斯宾诺莎跟马基雅维利和霍布斯的联系与区别,同时强调自然与神的统一,但是理性主义在政治学上有矛盾:大多数人都是非理性的,然而民主的政体却是最好的,而且理性与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完全不同,而是在于保证自己的生存的权利和利益。当然还有大篇幅介绍为什么斯宾诺莎是圣经解释学派的开山鼻祖,指出圣经不过是给最广大的人民的通俗读物,充满了矛盾和非理性,所以需要抽茧剥丝。总之斯宾诺莎的理性启蒙肯定了理性的高贵和意义,人越是能认识自然、控制自然、获得权利和力量,就能越自由。12-18
  • [已注销]
    算是斯宾诺莎政治哲学的初步研究吧,尚可,不过和霍布斯的深入比较分析没有做下去,这是个很有意思的活儿,有时间玩一下11-17
  • Mr.王
    吴增定的书别的不敢说,至少表述很规范,也不绕口,用的都是很简单的表述,非常好看,非常朴实。08-29
  • Urbino
    还不错,把斯宾诺莎的东西梳了一遍,很认真。但个人觉得斯的形而上学仍然是一个有独立自在意义的部分,和他的政治哲学有密切关联,但不能说就将目的导向政治哲学。第二,事实上斯虽然提倡理性,但却从没有谈过教化的问题Bilbung,也没有提出过具体的制度,这样的哲学,是不是可以叫做真正的理性启蒙?03-09
  • 陆钓雪de飘飘
    同霍布斯乃至洛克明显不同的一点在于,在斯宾诺莎心目中,只有哲学沉思才是真正的自由,才是“符合自然”的幸福生活,因为它是一种对神或自然的“理智之爱”。相比之下,政治社会最多只能给人提供一种外在自由(即免于恐惧的自由)和安全,却无法满足人对内在自由和真正幸福的追求。就这一点来说,政治对斯宾诺莎仅仅具有外在和否定的意义,而在霍布斯那里几乎是太平犬的全部向往,在洛克那里则需要结合私人的德性与教育才能整全,这与作为哲学家的斯宾诺莎相比直接具有目的与手段之差别。如果不是因为考虑倒哲学沉思活动的自由受到了外在政治压制,从而被迫去“扫清通往哲学道路的主要障碍”(即“神学家的偏见”),那么斯宾诺莎或许根本就不会关注所谓的“神学政治问题”。钓雪按:大部分人读霍布斯《利维坦》在这部分止步倒下,何其孱弱的阅读能力。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