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读书
阅读
首页
读书
小说文学
韩柳文研究法校注
反馈
书名
韩柳文研究法校注
作者
林纾 著
武晔卿
陈小童 校注
格式
PDF
ISBN书号
9787559633422
出版年
2019-11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页数
170
定价
42.00元
装帧
精装
标签
文学
豆瓣评论
秋水
“呜乎!同类之相感相成,其殆根于性情,亦有弗能自已者乎!桐城马其昶序。”
04-10
春夏旦夕之间
闲时览昌黎文十余篇,心得体会,觉有未致显豁者,诚宜践迹也求精——治韩文四十年,积数月易一篇。。那你还有空读别的书吗——行,翻古文一旦涉及文法,感觉比诗还有意思呢——学古文(应用性质),居然很大部分是学强词夺理和骗人,这好吗,恶!恶可!
11-04
Irisssss.
作者式的评点,讲古文技法,而非读者式的赏析。多有精妙见解与精彩譬喻。“下笔之先,必唾弃无数不应言与言之似是而非者,则神志已空定如山岳。” 化抽象为具体地讲明了韩文之所以受推重,今之作文亦当如此
08-13
梦凉斋
大家著书,一语道破!
07-25
凝云不流
为琰师的韩文读书会过了一遍,林纾真是个妙人啊……
04-18
项平
说“昌黎极其变化,柳州不能逮也……语皆质实,无伸缩吞咽之能”(见《送薛存义之任序》条目下),其实这部《研究法》似乎就很柳文。再看论韩《送高闲上人序》,前面吐槽他“略有猵心,非正论也”,后边则为其开脱,认为“然昌黎论书,尚诋羲之为俗,似非知书中三昧者;其推重张旭,亦非重旭,重旭正所以轻闲耳”;拿去与厉鹗诗“昌黎论书有深意,苦道羲之俗书趁姿媚”对看,真有种不计较那么多“好弄神通”(论“五原”篇)的轻快感。后来论柳游记好处,又说他“不著一闲语”,长叹一声。校极好评。猜测大部分百科式注释是一个人做的,少量疏解文意的注则由校者操刀。页17注“危行言孙”,危解作“高峻”,疑误;页26“然爵位之上用一‘钩’字”,《答窦秀才书》“高可以钓爵位,循次而进,亦不失万一于甲科”,应为“钓”。以后有时间定来读集。
05-16
滔滔孟夏
因为不录原文,所以很多篇尤其韩愈部分,就有点不知所谓,手边有柳宗元全集,柳文部分得以遍览,有些篇的评点还是很有启发性的,很有助于阅读,但如果想从中看作文之法结构布局之类的评点,大概要失望吧,但能帮助更好的领悟柳文的好处也挺好了。
10-29
刀叢中的小詩
《韩柳文研究法校注》——五四以来,其精神日渐趋新,最终沉淀下来的或在《国衡》,林畏庐使人畏,使人磕碜,不仅是因为其通古文、擅古文,亦可以传古文也。古文懂一点,或许才能少点翻译腔,少点流水账,才能写好现代文。
12-15
蒋道理
导师推荐来看的。总的是关于韩柳文文体特点研究的介绍普及性读物,注的作用不是很大。林纾评点细致,不空谈义法,韩柳评点各有所得,关键处着力较多,可见其真知灼见。
01-30
懒风
可说为大家小书又一种。文自不用说,评韩点柳各有所得,在文眼上尤为用心。我想夸一下编辑校注,真可谓不蔓不枝,传香清远。得确实再读韩柳文了。
07-02
沈一贯
有涵泳功夫,方有真知灼见。
11-14
爱啃骨头的猫咪
表面上看来,林纾满脑子都是封建思想,对数千年来儒家文化核心的坚守阻碍中国先进文化的进步,但其实林纾更多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未来命运的担忧。他是古文的卫道者,他维护古文的权威,也是在维护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他曾说:“知腊丁之不可废,则马班韩柳亦有其不宜废。”
12-19
库库子
平生虽喜韩柳文,不明何以成其真。今日得观畏庐著,始知天下有解人。
02-17
佛可思
不禁对林纾种了草……
02-12
danyboy
少见的小册子,特意做成简体横排,便于使用。刘宁老师的序,我很喜欢她以前那本关于文体的小册子。林纾这本,正如友邻所言,是古文创作者的涵咏辨析,不是欣赏者的赏析,细细来读,别有感受。
06-15
韧勉
重新焕发民国学术的精华所在,貌似是近些年来目录文献学研究的热点。早年西方文学课上,老师曾强调经典名著每三十年应有新译本,因为语法词汇会在不经意间发生巨大变化。民国初期的文论作品据今百年,感谢芥老的校注,以及重新释读的原注,将这本著名文章家的文论作品,以全新的面貌示人,探讨唐代文章之学之精粹。
11-24
席缪
确实是取法乎上的关于文体特点的介绍普及读物,能够帮人窥探到韩柳文体研究的路径,也能看到受过完整科举教育的士人是如何看待韩柳文的。异代而同心,起码这一点对理解明代士人有帮助。值得再说的话,若以科举而言,韩柳欧,苏曾王其实应该都是顶流,但很显然韩柳欧的地位上升到了左班一阶(准确说应该是左班上升到了与韩柳并提的位置),可以说韩柳成为经以外最重要的烙大饼的东宫娘和卷大葱的西宫娘。甚至一度,韩有独宠之势。实在是很重要的社会风气变化内容,最显而易见的变化就是,文字表达的复杂内涵在不断增加,导致文体修辞变得繁杂琐碎。若是不走这一路,其实很难说明当时社会阶层流动停滞化的问题。选学妖孽今何在,桐城谬种岂可修~
11-06
匪有韭无赚梁皇
林纾的评点,是会写古文者的评点,而非鉴赏古文者的评点,这点非常重要。比如他说韩愈“下笔之先,必唾弃无数不应言与言之似是而非者,则神志已空定如山岳,然后随其所出,移步换形,只在此山之中,而幽窈曲折,使入者迷惘”,可谓行家知言。而书中更多的,是对细节的探求。这些细节,是他自己作为古文家的体悟。林纾因受吴汝纶提携,与桐城派走的很近,但又不属桐城,而给人一种出身“野路子”的感觉,也正是这种可贵的野路子,使他在评点时既不空谈义法,也不故弄玄学,哪里好、哪里不好,哪里韩强于柳、哪里柳胜于韩,哪里你学得了、哪里你学不了,都讲得明明白白。林纾死后,古文殆绝,他细腻的评点(如评左、评韩柳、评古文辞类纂),更像是末代文家留给世人的最后一点念想,正如《师父》中陈识说的:“刀法我给了,得多少,在你们。”
11-22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