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读书
阅读
首页
读书
人文社科
表象与本质
反馈
书名
表象与本质
作者
侯世达
桑德尔
格式
AZW3,EPUB,MOBI
评分
7
ISBN书号
9787213089879
出版年
2018-12-1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页数
678
定价
199.90元
装帧
平装
标签
科普
思维
哲学
豆瓣评论
西西弗斯
类容太厚,看《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更效率经济些
07-11
stina525
其实全书都在说一件事,就是人类思想的本质是范畴化,也就是类比。然后举了600多页的例子,哈哈哈哈哈哈。
12-21
optman
太精彩了!尤其到后面对爱因斯坦发现历程的分析,简直要拍案叫绝,比所有科普讲得都要好。主要还是讲思维的过程,通过对日常用语的分析举例,然后深入到认知的本质。虽然有点繁复,不厌其烦的反复举例,但是却一点都不觉得啰嗦,反而觉得很有趣。中文翻译也很到位,阅读体验极好!其中对记忆的保存和提取,事物的多种分类方式,可以在计算机信息处理中看到很多影子,很有启发。虽然最近几年机器翻译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看看本书的例子,就知道人工智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看完书,对自己日常思维活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比如怎么会想起一件事,为什么会用这个词,有一种心领神会的感觉。同时意识到,大胆的想象力,丰富的经历,以及跨界的研究,更容易获得成就。因为任何新的发现,都必须建立在与旧事物的关联之上,这是认知的本质。
01-30
劈头士》睁木
已购。为了本土化,在翻译时进行的改动也是很惊人了~看开头结尾足矣,作为一种观点认知,范畴化和类比。当中举例过多,其实不必,因为真要举例,难免让人怀疑是否还有同样多的反例。。。
05-04
杏子七
神奇地通过读这本书提高了做托福的速度……
05-11
小刀周远
从最低阶的范畴化、类比到高等数学问题…循环往复,看到你想哭。
07-22
苍穹之泪
大概因为吹捧的大佬们咖位很高,光印封底太浪费,必须copy到书里再三强调。推荐序中文序也蜜汁尬,跨界风/玩心重/不靠谱。直到正文,此书方才展露锐利而具创意的严肃内核。作者认为,人类思维的本质就是不断冲刷大脑的类比洪流。学习过程不是建立逻辑结构的过程,而是不断累积组织良好且不断自我优化的范畴库存,而范畴化与类比是一回事。天才的过人之处在于,面对前人从来没有理解过的情境时,能够一针见血地以自己脑中的范畴库为基础建立具有原创性的重要类比,并通过这些类比来解释悬而未决的问题。书虽然厚,看起来飞快,作者通过无数案例(或者说注水)论证了一套自洽的理论,令人信服,阅读体验也挺愉快。但问题是意义何在?有没有其它更有吸引力的解释?顺便一个盲猜:类比的产生或许与大脑神经结构的复用有关。
08-19
alexllln
【精读13h】认知的内核是【范畴化】和【类比】。思想是如何围绕这两个展开的,通过已熟悉的旧事物去认识新事物,在新事物中又找到旧事物的影子。——目前为止读到最优秀的的认知科学书,不仅包含2个认知核心,认知问题还相关了多语言本质、记忆、创造力等。想起了很多似曾相识,又从似曾相识中发现很多新朋友。(在生成自己的抽象概念的世界观的前提下,利用《表象与本质》中的“类比与范畴”作为上升工具。)
06-09
没有时间
内容是好内容,不过凑字数,起码可以缩成50页
03-20
Sound_Fury
读到一半惊闻本书有71万字吓得瑟瑟发抖,电子书一大盲区就是书本厚度的认知,会虎虎生风地读一些望而生畏的大部头。作为一个擅长思维跳跃无时无刻不在类比的读者,前半程猛点头表示感同身受,直到读到不知所谓的“有样学样”字母实例,作者宛如一个令人尊敬的精神病,一本正经认认真真地探讨iijjkk和iijjll的类比,这一部分可能是我近期读过最无聊的段落了。我严重怀疑侯世达铺垫了几十万字就为了在倒数第二章向他的学术爱豆爱因斯坦致敬,内容直接变成了“相对论的发现史”,但看在十分有趣的份上我就原谅作者在提出势能和反常质量类比时的节奏拖沓和洋洋自得。总之这本书的体验十分跌宕——视死如归地买了75块钱的电子版,觉得关于类比的详细讨论很有助益,“有样学样”的字母实例令人困惑,收获相对论发现史意外之喜。
07-05
00
论范畴之不确定,论类比之可能。论一体之两面。论思维和语言的灰度。
08-21
zmzy
这就是“类比”领域的“博物学”论著,但不是"进化论"。如果这本书写在十九世纪分析哲学诞生以前,那是伟大的著作,但是在二十一世纪,就现得太“表象”而没有“本质”了。本书其实是表象的收集器,而较少讨论产生这些表象的本质。所以该书应该叫“表象的表象”,而谈不上是“表象与本质”。其实在认知科学和AI如此发达的今天,书中的内容完全可以更加深入,更加具有结构性,更加“本质”。这可能是本书写的有些早(2005)的原因有关。虽然如此,即使作为“博物学”的书籍,也是值得收藏的,当案例看嘛。
01-14
指引盗寇入太行
失望:1.书定价贵得离谱,字间距还那么大,71万字600多页,良心呢2.全书充斥着这么多例子,真正的逻辑理论却并不明确,读起来感觉自己浪费时间 3.作者说的我多年前已自己想通,可以说味同嚼蜡 4.结构混乱,松散,但中心思想所言不虚,一句话概括:类比是思想之基
05-16
TTIM
对于理科生而言,最后7、8两章格外精彩。物理方程、数学公式中的加、减、乘、除、等号究竟是什么意思,或许学了多年也没仔细想过,侯世达的洞见值得所有学生和教师重视。侯世达从物理学跳出来大半辈子了,这本书最后却落叶归根,回到了物理学,可见宝刀仍不老,初心也还在。
01-04
cys.tony
说出来的都是错的。因为“现象”变成语言的过程是一个抽象的过程,而抽象都会丢失信息。所以你说出来的话都无法完全描述那些“现象”。同时,词汇越匮乏,现象越复杂,丢失信息的程度就越大。就像直男看到什么都只会说“卧槽,牛逼”
04-02
乔纳森
大部头、侯世达,想到这两点,可能有的人就望而却步了。这书还真不算难读,每一部分的内容,观点非常鲜明,然后是大量的例子、故事,非常有趣,很多中国语境的例子。感觉就像专门为中国读者写的。类比作为人的基本认知机制,人人都在用,无处不在,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科学发现。当明确了这种认知机制,就能更好的应用这种机制。我粗浅的理解,作者并没有过于强调语言对思维的影响,范畴也不是全部都有语言标签。语言-认知-文化这三者,互相影响,都有学者研究,在初步的阅读中,是可以感受到这三者的关系的,比如范畴化也就是作类比,而做类比是主观的、可能是无意识的。不同文化,都文化、不同人的范畴也是有差别,同一情景,不同范畴,同一范畴,不同内涵。如果想“看见思维”,理解思维、更好地思维,这本书很值得看。粗浅看法,但愿没有误导。
01-17
薯本华
一本人类思维简史!类比从头到脚侵入了我们的思维,控制着我们与世界交互的方方面面。它如此紧密地控制着我们,以至于我们只能以某种已知的方式进行思考。我们就像是一群同其他盲人生活在一起的盲人,除了触觉、嗅觉、听觉与味觉,无法想象其他的感觉。即便是科幻作家最大胆的想法以及超现实主义画家最狂野的作品,也源自日常生活的常见概念。
01-17
大旗虎皮
两个科学家在一个错误的方向上共同研究了7年的成果,做了许多深入的无用功,有些段落还蛮啰嗦的。他们过于相信语言对于人类心理的作用,完全忽视了精神分析学对于语言可能是欲望、意识的屏蔽、压抑、错误的维度,可惜了。
01-16
罗成
又不忍住吐槽价格,同样是侯世达新书,这本定价199,中信那本《我是个怪圈》定价88,而且中信那本原版口碑比这本好,当然有人又要吐槽思考工具不能用钱衡量,我也支持书籍涨价,但也要合理涨价啊,希望引起出版方注意。
11-29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