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读书
阅读
首页
读书
人文社科
从卡里加利到希特勒
反馈
书名
从卡里加利到希特勒
作者
(德)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
格式
PDF
评分
8.7
ISBN书号
9787208079465
出版年
2008
出版社
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
页数
631
定价
58.00
装帧
平装
标签
艺术
豆瓣评论
孙悟瓜
写的还是很不错,翻译很一般
10-20
1
以心理导向构写或者说为某段电影史时期建构心理范式尽管有问题,但这是一部在方法论框架下写得精到的书
08-18
Llewsniav
神作无疑,只读到了《先兆》部分,自己确无电影理论基础,但能看出克拉考尔和齐泽克、德勒兹的极大风格迥异。
04-29
达斯薇达尼呀
电影社会学的研究范本。克拉考尔提供了以电影视角研究德国社会心理的方法,从《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到前希特勒时期,再到对战时新闻记录片的分析,一部部电影犹如宛如大大小小的手术刀,精准切入并剖析德国民众特别是中产阶级的心理变迁。
11-20
灰狼
看到本雅明自杀的那一刻起,克拉考尔的精神崩溃了,要么是随之而去,要么是和德国电影诀别……然而他的工作意味着无法诀别,于是这种诀别发生在精神上,所有的一切都是纳粹的阴影吗?还是那根本是因为被创伤蒙蔽了的眼睛?对德国电影这样彻头彻尾的反对真的好么?德国电影有中国电影那么差么?
12-10
嘟嘟猫
没读完 就阵亡。但是真的好牛逼啊。关于二战前期德国电影的总体叙述让我大开了眼界。
04-16
三流
这本书写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如果不是看介绍,从思想的成熟度看,很难认为它是那么老的著作。影像批评在这本书之后,经历了很多变化。但这本书穿越了历史,依然具有当代价值。个人觉得是今天写影评应该参考的著作。
07-08
龟卜卜
社会心理在电影上的反映。角度很特别,可以侧面了解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德国。
04-09
zZ∝樱岩的逆颜
其实隐藏在电影后的,那个时代所萌发的很多东西,和1986年后的德意志乃至和现在相对比,都是很值得发散性吐槽一回的~作者弃用了母语来拉开与研究对象们的的距离,但是在某些观点上还是有所偏颇的。都读了第二遍了,还是不能完全消化这些庞大的信息量,回头把书中涉猎的电影补漏扫一遍,再回头重读吧。。。
06-15
肥嘟嘟左卫门
克拉考尔主要论述了希特勒出现之前德国电影中的威权预示,不同于很多理论著作将电影视作艺术,而是从电影是一种社会文化的角度洞察德国的集体无意识,形式上的装饰特征与权威特性与中国左翼电影、十七年电影、文革电影遥相呼应。“自封头衔的卡里加利将无数凯撒催眠至死…银幕上为人熟悉的众多母题随着恶行的推进变为现实。”书中对在电影史中占据一席之地的《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诺斯费拉杜》《最卑贱的人》《柏林,都市交响曲》《大都会》等影片给予了美学以外的社会学视角的解释,虽然有的内容存在概念先行的嫌疑,但其先见性和独特的角度给了我看待电影更多思路,受益良多。
12-10
王水波蛋狐
买了 从来都没读下去过..........
12-05
小易甫
目前国内出版的德国电影最佳著作。
01-13
七七|烂柯人bot
精彩的电影意识形态与无意识分析,只不过加上了纳粹时期电影研究和刊登在报刊上的影评导致书坑爹的厚
08-09
缺德梅
1.影评部分未读。观影一片空白,徒被剧透尔,事实上,正文部分就已经剧透了我一脸。2.拉锯战,读得很疲惫,了解过少是一方面,但因其导致的怀疑才是让我浮光掠影的原因,一直有缺乏论证、想法先行、强行解读等等批评在脑中浮现,但书中所分析的又难证伪,只能将信将疑。3.历史、社会、心理方面没有太大收获,倒是走进魏玛电影史里才是真正让我激动之处,激动之处可能在于我意识到,如果我生于当时的时代,我有可能会因此厌恶它们,但在现在,无论这些电影当时是刻意回避现实,还是反应麻痹的心理,还是避重就轻,或者干脆为专制辩护,它们的魅力都不会消退,政治因素被时间淡化了,电影的纯粹的美似乎展现在我的眼前并且我几乎相信了。4.这么多人名里最熟悉的弗里茨朗似乎被批评了好多次。
03-11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