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读书
阅读
首页
读书
经济管理
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纪念版)上册
反馈
书名
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纪念版)上册
作者
吴晓波
格式
MOBI,AZW3,EPUB
ISBN书号
9787508646534
出版年
2014-7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页数
370
定价
45.00元
装帧
精装
标签
经济
豆瓣评论
胡涵之
还没谈恋爱的小妞们,快看吴先生的书,他会影响甚至改变你的折偶观!!!
04-12
核
2015.9.5-2015.10.8 纸质书
10-13
在路上
作者资料收集整理能力让人佩服
01-08
苏格姐姐
拿起这本书的第一天,我就认定它是中国版的《请回答1978》。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生活在中国,就不得不承认,时代变得太快了。如同书里所用的架构,一年,什么都可以改变,究竟是变好还是变坏,商业世界会残忍的告诉你,留下来的企业是胜者,消失了的是loser。因为是现代史,所以看这本书最趣味的地方在于,它和这个时代是一脉相承的,书里写柳传志的联想,新闻里写柳青的滴滴;1992年的李彦宏还在美国念硕士,如今的百度身陷囹圄。商业帝国的建立,有时是难以想象之迅猛。未来,究竟是怎样的图景,真是让人好奇啊。
05-13
松雨轩
忙里偷闲一口气读完上部,下部没有读,所以还不好评论。读起来有种快感,渐渐归纳出此书闻名遐迩的原因有三:新闻记者对创业垂统的细节描写、中国改革与世界变化的并行叙事、企业改革与时代记忆的浪漫化情感共鸣。但个人感觉,此书是在有意模仿美国威廉曼城斯特的《光荣与梦想》的写作风格,可惜远没有后者功力深厚。十年前若读此书应该会很推崇,但今天初读,已没有惊喜。
10-07
罗泽南
高三上学期每天中午回家读完的,印象最深的还是牟其中和王石,后来下卷没来得及看完。
10-15
轩辕白圭
尽管是抱着一种任务的心情去看,却被书中的故事也好,历史也罢所吸引,为之感慨的既有中国企业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放在当下来看,是难堪也好,愚昧也罢,似乎都不太极端地将之列入某类。翻看其中的一些故事,其间所包容的细节,令人不得不信服那句被说烂了的话,所谓历史,总是以难以置信的方式不断重演,重复着昨天的故事。尽管中国经历了改革开放,经历了加入世贸组织,经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经历了资源短缺到今时今日的“世界工厂”,中国以一种狂飙的姿态进入了如今的全球市场,却依然摆脱不掉传统思想加在身上的精神枷锁,一边想要市场经济,一边梦想着计划经济的管制。或许翻看这本书,便能够从中看到些许端倪,深深地佩服吴晓波以记者的笔法和洞察,将这段历史详细描绘,没有所谓的蓝图,只有在制度的缝隙中“闪转腾挪”。
12-30
一苇杭
吴晓波的人类群星闪耀时的笔法 中国开始商业文明化 世俗化 国际化的不朽编年史 开始用蛮荒规则来解决现实问题 开始介入整个文明的生态 才是进步的唯一可能 讲真心 互联网时代的信息易碎易爆炸直接导致观念解放和社会进化无迹可寻 而今习以为常的一切都是建立在荒谬的死伤之上
04-21
影启缘末
历史没有什么好反对的
03-06
聪仔
综合式,无观点,可替代。
04-10
苏瓦林
相当流畅,有鉴于大陆媒体人的自限性,吴晓波完成的还不错,然而也技止乎此,作为政治、经济、社会的博弈耦合,ta显得过于好读了,直觉上,这是一切施设型表征的共相——我的问题是:表征之下,有哪些被遮蔽被滤除了?再者,媒体从业者写作上的滥施修辞也近乎嗜痂之癖
06-29
花椒
一口气读了30年的报纸头条的感脚
05-21
Cassie
再过几年后重读,不再觉得是流水账了。是作者在克制,很多关键点一笔到过,以前不懂,现在才知深意。
08-24
穿越世界的旅行
第一次读这种类型的书,我觉得还好,挺好懂,但是总感觉还欠缺点东西。
05-05
Momo你好
好几次看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是什么水平
07-06
只有猫知道
这本书讲了历史,讲了故事,也讲了人。前言有一段话讲得很好[他们的浅薄使得他们处理任何商业问题都能够用最简捷的办法直指核心,他们的冷酷使得他们能够拨去一切道德的含情脉脉而回到利益关系的基本面,他们的不畏天命使得他们能够百无禁忌地去冲破一切的规则与准绳,他们的贪婪使得他们干预采用一切的手法编造最美丽的谎言。] 中国真正的市场经济才发展了二十几年,表面上的确已经建立起秩序,其实仍然是一堆疯草。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生活的时代,时代没有错,但我们能够选择让自己活得更好的方式。
01-05
神威
修行27th,读大败局时,常感觉潘宁,李经纬,仰融等几位列于德隆三株秦池之中颇显突兀,自身无事,全因时代拨弄而终无所得,与做法不见容于任何时代的其他几位大有区别,读完此书,感觉位置更加公道,改革开放到2008这三十年是不断的修改调整大原则大背景的时期,是无法预估下一步会发生什么的蛮荒草野时期,能立住脚的自有可取之处,而气运更加重要,倒下的,也未必是错误的,只是生不逢时而已。说实话此书读完更多的是无力感。你并不知道这样的日子过去了没有,虽然目前企业生存环境远较当年合规而有秩序,但是,这个但是永远存在,在中国,运行的是另一套逻辑啊。
11-08
活在这世界
(1985年)曾有记者问一位造假乡村的干部:“你们知道这种行为是犯法和不道德的吗?”那个干练的乡长指着身后一幢幢正在建造中的农民新房,坚定地说:“我觉得,天底下最大的道德,就是让我贫困的家乡富裕起来。” (P188 脚注 )
04-19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