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读书
电子书
首页
读书
历史传记
横渡孟加拉湾
反馈
书名
横渡孟加拉湾
作者
苏尼尔·阿姆瑞斯
格式
AZW3,EPUB,MOBI
评分
8
ISBN书号
9787213097133
出版年
2020-7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页数
403
定价
79
装帧
精装
标签
历史
亚洲
豆瓣评论
章鱼哥
一部孟加拉湾史,一部南亚移民史。孟加拉湾见证了从中世纪到近现代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的大事记。
02-15
希夷子
写的就一般般吧,主要是南印度劳工跨越孟加拉湾去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谋生的三百年历史。作者认为孟加拉湾本来自然是一个整体,二战后活跃的移民和经济活动被刚性的民族国家兴起敲碎了。可是整合孟加拉湾经济人员活动的也是不自然的英国远东殖民地统治啊,这上哪说理去。比较好的地方是,国内关于南印度和东南亚的书还是很少的,能有一本内容丰富平实的书看看,还是可以吸收不少新知。
05-07
徐懋恭
朱明老师的序值得给全书加至少一星
04-04
168 Hours
移民史和环境史为主题的海洋史探讨,孟加拉湾之于印度犹如南海之于中国,顺着作者的思维,南海史会如何构建…
08-19
cicada
印度、缅甸、泰国、马来之间的移民史,“下南洋”另一侧的故事。
10-11
貓男
有些低级错误,比如专有名词的错译和语病
01-16
頤眞
以泰米尔为视野的海洋区域史
12-17
晚晚_晚风
看到后边蛮失望的,感觉作者并没有真正写出孟加拉湾独有的气魄与魅力,移民作为恒古不变的话题,作者也只更多地聚焦于印度移民,可偏偏写得又不够全面,华人移民亦是寥寥带过,建议读第五、六章的时候结合纪录片《下南洋》看吧,可能会更有感觉。
08-24
云汪
其中一星给译序,全书的主要内容和延伸在序言里概括的很好。本书可以作为世界史大框架里的一份参考资料或案例,我特别关注孟加拉湾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思考安德森理论对亚洲后起民族国家建立的解释应用。既有种族格局(特别是经济分工、社会阶层、种族性格)+成熟民族国家模式的传播+西方殖民者干预划分+后殖民时代国家领袖的影响力,四者互动可作为一个可用的分析框架。
05-22
鲢鱼头小皮皮
着眼于人口流动与现代民族文化的形成,但行文只是串联数据,堆砌材料,难以带来新知,也缺少深刻的见地。
06-08
Eudaemonia
同样是对移民历史的叙述,可以横向与同时期从欧洲往美洲迁徙的移民做对比,是什么原因导致从印度前往东南亚的移民无法扎根于这片土地?值得再思考。此外作者以泰米尔中心主义进行叙事,前后颇多矛盾之处。并不像标题展示的,移民既无财富,大自然也没有暴怒,每一个主题都浅尝辄止。
11-21
takashisha
内容选题精准,但是每一部分只要三分之一篇幅就够了,絮絮叨叨,恨不得把手头所有资料都塞进去,为了稿费真的什么都可以啊。
04-23
象木耳朵
有点失望,不知道是翻译还是文学素养的问题,叙述的有些杂乱无章,移民角度又缺少华人的讲述。引用的文字太多,建议读导读更合适。半弃
03-16
cancel
题材是好题材,但作者的思路文笔都很烂。以泰米尔移民为主,什么都想写但整得一团乱麻。1/2放弃
01-07
沧浪
在涉及地中海历史的著作汗牛充栋之时,我们对孟加拉湾所知寥寥。长期以来,那里是印度文明的东部疆界,也是中华文明辐射圈的南部边缘,直至欧洲文明东航逐步占据旅行家笔记和商人回忆录里越来越多的篇幅。不过,要写就一本融合着文明边境、经济变迁、文化杂糅和种族矛盾的大作,线索实在太过混乱。多亏了朱明老师的序言,提纲挈领地爬梳了书籍精华,我才得以啃下后面一部分陌生而艰深的文字,但仍不足以完全领会作者的整体思路。只能从个人阅读的角度,推荐第四章与第五章,以劳工和移民为线索,讲述19世纪的孟加拉湾,资本、种族、物产、国家在此碰撞,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各有侧重,读之令人酣畅。
07-28
二赫
读完这本书,我发现我此刻离孟加拉湾和离广州差不多远,从窗外吹来的风说不定就来自于遥远的孟加拉湾。孟加拉湾是世界史的一个典型切片,古早时代的贸易+多元文化的冲击,世界主义的均衡,殖民主义的规整化以及民族国家的崛起。作者试图构建的,正如他多次引用的布罗代尔那样,是孟加拉湾的“结构史”,整体来看确实也比较主流。本书的问题在于图太少、写作技法太干瘪,没有给人“横渡孟加拉湾”那样的磅礴气势。实际上,“横渡”作为一种动势,本身是缺位的,全书顶多叫“孟加拉湾史”。遗憾。
07-30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