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四月
    生理结构决定了女性拥有“生孩子”的选项,但这绝非是必选题,生抑或不生只是一道选择题而已。任何时候女性都应对自己的子宫有绝对的话语权。03-26
  • 小乙
    可以和《最好的决定》对读,那本是我为什么不生孩子,这本是我生了但后悔。更喜欢这本些,首先因为后悔这种情感很显然是更多的人(母亲)会有的,也是更加隐秘的不可言说的。其次这本是类似调查研究报告的形式,插入的众多谈话迅速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同时作者本身还能保持冷静的写作状态。一些很有意思的点:人们不但将女性的后悔诠释为缺乏母爱,还把后悔和对孩子的危害行为挂钩;母亲们越早把她的个人时间摆在一旁并投入到家庭中,她就越早赢回她的个人时间——一个骗局;后悔的性别化——热烈的情感或冷静的计算思维。总之,愿我们能将母亲身份视为一种人际关系,将母亲视为人类经验的光谱之一,愿我们能描绘出其他可能的道路,“在这些道路上,女性能够暂停、踱步、徘徊、转弯及漫步。”03-23
  • TTings
    谢谢作者帮我把我的困惑和秘密和盘托出,原来我不是孤身一人。04-04
  • Jasmin
    一种新观念进入人类的生活中时,它告诉我们的不仅是这种观念本身,更关于人们常见的思考方式,那些我们通常不会注意到自己有多倚赖的想当然的概念。难得从母亲视角来表达后悔成为母亲这件事。母爱的概念已经成为某种形式的压迫,希望我始终能尊重自己。04-03
  • loup
    2022/21 人们常说不生孩子的女人会后悔的,但是,这本书讲到,生了孩子的女人也会后悔。也有很大一部分母亲并不是发自内心意愿而生孩子。这其中有自然论——女人生来就是母亲,生来具有母性,社会论——大家都这么干,不这么干都是不正常,要被社会所唾弃。“女性抗争着,希望能让自己从‘母亲的功能性’中挣脱出来,被当做独立的个体看待。” 母亲有时候会幻想孩子消失来求得片刻的安宁。书中提到的只把母亲与孩子之间的关系看成一种人际关系,而不单单是一种责任,是很好的角度。04-03
  • 生田橙
    后悔成为母亲,讲了为什么后悔,后悔之后为什么还会生,以及后悔的社会原因。然而很遗憾,在推崇生育率的年代,后悔丧失了社会意义,而仅仅建立在母亲们的痛苦之上04-03
  • 焼きたてパン
    ”后悔“是关键词之一,第一次意识到后悔这种情绪也可以作为研究的切入点04-03
  • ChAn。
    人们拒绝相信真的有人后悔为人母,这些女性明确区分她们后悔的是母亲身份,而不是她们出生在这世界上的孩子。她们认为她们的孩子是拥有生存权利的独立人类,但同时她们后悔当他们的妈妈、后悔她们是这些孩子的母亲。 (真是拧巴又矫情,04-03
  • 于小鱼
    敢于谈论后悔,就是一个巨大的进步04-03
  • An
    后悔的不是生孩子,是成为母亲。要反抗的不是生孩子,是这个剥夺母亲其他选择的体制。03-30
  • 玉米
    与社会期望对抗真的太难太难了,看完会更愿意去理解身边的每一个人,世界上没有任何事情是理所应当的。 摘录一句:“人们应该去发掘自己人生的意义,非关母亲身份或职场生涯,也不用判断社会所说的意义是否存在。”03-30
  • 嘿打个黑桃好吗
    捧上神坛的母职,是所谓“荣誉”更是痛苦枷锁,很适合和金智英一起看04-04
  • Shawn
    当“不生孩子的女人,生命是不完整的”这类观点盘踞着主流社会,后悔成为母亲的发声是多么可贵。04-06
  • 鹤兜
    好啰嗦好啰嗦,读得太烦躁了。04-06
  • lumière.
    我能完全确定 如果我将来生了孩子 我一定会是案例中的某个妈妈的样子……即使在我还小时 都没想过成为母亲这个人生选项 今后也不会04-06
  • kokomi
    原标题明明是≪后悔当妈≫,生孩子的受益者是谁?女性到底有没有不生孩子的选择?03-17
  • 把噗
    后悔当妈妈 vs 最好的选择02-12
  • 赫恩曼尼
    后悔成为母亲,在主流的社会话语中依然是个禁忌。将女性和母职捆绑在一起、对“不遵循规律”的女性污名化(自私、是权力体制、社会宣传对于个体的无形压榨。看似是自主选择成为母亲,实则却是不平等的观念、歧视、强大的社会力量形成的道德体(催生)和权力运作的共同结果。而那些为生育所困的女性、痛恨自己母亲身份的女性,通通淹没于无声。多希望有朝一日,社交网络上看到的不仅仅是晒娃的幸福成功的母亲,还有崩溃的母亲,痛苦的母亲,自我怀疑和后悔的母亲——这难道不是生活的常态吗?03-05
  • 小波福娃
    原标题显然更吸引人——后悔当了妈,啊这不就是十年前fateface老师在豆瓣大火的日记题目吗,当时引发的争议隔了几年后还有人追着ff怼,和这本书的内容可谓高度重合。豆瓣社区原生话题,领先互联网十年。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