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寒鲲
    依托唐代诗人对于岭南的诗句与欧美旅人对于热带的文句,从容游走于唐代岭南的人物、事件、山水、气候与动植物之间,试图呈现文化与风物意义下的唐代岭南。唐代北来诗人们的察新与念旧,在作者的笔触间得到充分彰显。从南越初辟到宋元崛起之间的唐代朱雀之地,正处于一个极为关键的认知转折点上,本书对此有一个极为生动而具象的表现。另外,作者的语言与名物功力还是令人极为叹服礼赞的。04-28
  • JOS
    可以看作是远东的“东方学”。总体而言这本书描述了中国文献里面的南越(越南北部、桂、粤为主体)方方面面,政治民族情况集中在前三章,然后作者还发了一些有意思的评论,散布在全文各处。最有意思的部分在前六章和最后一章,中间大段列举百科式的内容看着比较失焦。02-10
  • 蜜三刀
    题目不错。但挖掘不够,兑水太多。09-05
  • 萧湘
    唐帝国内部的异域,主题很有意思。11-22
  • 粟冰箱
    为了写小说看的,我就喜欢博物志!满满的素材啊~看完之后,觉得“朱雀之地”——唐代的岭南在我心中活过来了。11-28
  • Amik的女朋友
    薛爱华总是能从唐朝的繁花似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切入点,看到许多细枝末节却生动的片段与事物,本书立足于鲜少人问津,被视为蛮荒之地的南越,分析了诸多或虚或实的人情风物,读来甚为有趣,可配合《北户录》《岭表录异》等书,打开一卷生动的南越画卷。11-02
  • Alan
    博物志式的汉学作品,以泛唐代时期北方中原汉人对于南方的想像抒情、贬谪、行旅记录、述异志怪、风物归纳等等文类为基础,广泛地涉猎历史、民间传说、自然地理、人种、名物等等领域,探讨了“南方”作为一个意象在中央帝国文学传统和知识体系中的位置性。常引用“东方学”关于域外风情的作品作为比较。06-21
  • nolix
    Edward Hetzel Schafer的书。客观地说是全面与极为博物化的地理学志了——况且还是唐代南越地区的想象(空间)。有人群,民间习俗,妖怪(p.217),矿物(p.305),动植物(p.396,樟科植物沉香,以及中国橄榄(糖)),特产(听上去他喜欢广州的柑橘,p.371),甚至龙(p.439)。不过行文里的博尔赫斯式的猎奇意味,大概是东方学者的,都难免会这么写的了。12-08
  • JUNWK1334
    译注比书本身更好看,译者的超强纠错功能太厉害了23333311-15
  • Fal Conde
    较好还原了唐帝国沙文主义文人笔下的边疆意境12-30
  • 咸鹅
    中古时期南越的居民、风物与信仰,视野和方法上都有过人之处。并不觉得后半部分博物志式的写法像记流水账,反倒有创世般的恢弘气度。几个章节之前征引的英语诗歌激发出一种奇异的效果。01-11
  • 韧勉
    感觉就是博物志的路数,算不上太高的史法意义,为何会那么拔高呢,此书真心没看懂深远的意义在哪里?12-27
  • sogdiana
    一部关于中古时代南方(特别是岭南地区)的博物志,薛爱华不仅对古今中外诗歌信手拈来,那些不常见的珍禽异兽、草木虫鱼、珠玉宝石、锦绣金银等名词和实物也是娓娓道来,其博雅通灵之气质,暗合着钱钟书、王世襄、沈从文、朱家溍等老一代国宝,今世已经不多见了。12-01
  • 平_[bingz]
    唐帝国的“东方学”、中原人的“忧郁的热带”。对于在南越出生成长的人来说,书中所载物事绝不是躺在纸上的死去的知识、或木乃伊般的百科全书,而是仍在这片赤炎的大地上生动地活着,像潜伏于地下的树根一样,虽不可见,却持续地为地表上可见的枝叶提供养分。那只朱雀仍然在南越的天空飞翔。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