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读书
阅读
首页
读书
历史传记
第三帝国的生与死
反馈
书名
第三帝国的生与死
作者
彼得·弗里切
格式
PDF
评分
8.8
ISBN书号
9787520178808
出版年
2021-12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页数
397
定价
79.00
装帧
精装
标签
历史
豆瓣评论
陈钢
本书讲述了德国普通民众如何成为纳粹思想的拥趸。从魏玛后期政治立场的投机,到国家社会主义在民众中的自我强化,到种族上加快“我们”与“他们”的分化,到屠杀犹太人的“最终解决方案”的实施。45年,德国人将自己看作一段残暴历史的受害者,指责纳粹党毁掉了纳粹思想,打输了战争,他们仍然为他们曾经用行动和渴望推动建立的国家社会主义感到惋惜。德国人变成了受害者,虽然这种视角可能承认德国人参与了共谋,但它认为德国人参与这种共谋是因为道德上的虚弱,而不是因为他们具有主观上的犯罪动机。作者认为,德国人遭受的暴力并不能抹杀德国人自己给其他人施加的暴力,愧疚的痕迹只是德国人为自己辩解,说他们没有参与或根本不知道反犹活动,“我们不知道”是世故的敷衍,它回避了完全可以猜测到的甚至纳粹明确告知他们的事情。
04-22
本意是好的
本书的最后引入了一个命题"对于这场灾难知道的越多,就越不知道这场灾难。"简单的现代性会导致这场灾难是远远不够的,很多时候,当人们想把它融入一个逻辑体系,总是会发现有不可表达的虚无或是恐惧的存在。希特勒创造的两个世界,正常的德国人的世界和集中营的世界就像是现代社会的午夜梦回一样缠绕着我们,那种不可表达的虚无也一直存在。沃格林对于德国人灵性病的分析用在这里不能再合适了,战争开始到战争末期大多数人即使目睹了让自己恶心,让自己困难的东西却仍然选择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观里,利用应当xx,恐惧为自己以及他人的暴行辩护。德国人的病选择了纳粹,而纳粹又通过对言语的污染加重了这种病,让大多数人的病变得极其严重,如此循环往复,以至于到了沃格林那个时代德国人的说辞和书中战后德国人把自己塑造成受害者的那个说辞一模一样。
10-29
陈美芳˙Ꙫ˙
纳粹正式掌权之后,不论之前在它上台时,民众是冷漠也好,怠惰也罢,绝大多数人都接受了这一既成事实,并且选择调适自己以便开始在新政权下继续生活。民众忙于自己的生活,从而对纳粹的宣传叫嚷无动于衷,这是一种“沉默的抗争”。然而从一个角度来看,尽管纳粹的宣传口号对大多数人来说,只是充当耳旁风的背景音,但他们已经对生活在这种洗脑宣传中习焉不察,与其说日常生活消解了纳粹意识形态的宣传,倒毋宁说这些宣传已经渗入到日常生活中,成为了普通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这是一种“麻木的支持”。虽然第三帝国的民众经常感到“被迫自愿”,发自内心的同意和被迫的屈从贯穿于纳粹德国的日常生活。为了生活,成千上万的人选择与纳粹妥协,去调适、去沉默、去服从,让那些强加到自己身上的宣传口号和政策命令成为日常生活中习焉不察的一部分。
10-18
闲人
看完理想国的第三帝国三部曲,再看这个就很小儿科了,甲骨文系列一以贯之的套路就是缺乏主线,阅读体验感不佳,史料性太强。
09-26
有静则美
作者运用多个私人日记信件,来叙述纳翠如何一步步主导民众思维的。和其他书比,这本书稍微好读一些,翻译也流畅。不得不说,纳翠初期相当有手段,可惜越来越疯狂,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更给欧洲世界带来巨大灾难。9分。
11-26
巴黎獭读书浣熊
这是读的第一本第三帝国相关作品,所以先保守地给4星。书中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纳粹是如何在德国获得支持以及普通人在一战结束至二战结束的心态。全书以纳粹对于犹太人的作为为主线,按照时间顺序展示纳粹的犹太战略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极端的。同时穿插以第三帝国内不同人群对于该政策、对战争的态度。读完描述具体战争的相关图书,适合读一本这个类型的来提炼总结一下。
05-13
豆友228462393
这本书关注的是纳粹的宣传动员和种族政策,广播、广告和集体活动如何使德国的普通人成为极权主义的帮凶并保持沉默。又如何说服自己把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暴行视作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纳粹的种族政策,又是怎样实现了希特勒的种族理性和帝国梦,并让德国人为此感到骄傲并毫无道德负担。认真设计并实践一种恶行的人,绝对不会像阿伦特笔下的艾希曼是乏味、无思的技术官僚,而是绝对被一种狂热的国家哲学驱动并充满了热情。同样,希特勒也绝对不是ajp泰勒所谓的机会主义者,他也在践行自己长久以来的帝国理想和竞选时的承诺。如果说本书是讲恶行是如何渗透到一个社会的基层,那么更迫切也更必要的一种补充是,这个国家的政治精英是如何被这种腐朽并激发人的阴暗面的国家哲学所俘获,知识精英的沉默和偶尔的赞许又是如何成为它的帮凶的。
05-20
Rinna芮娜
一本从民众视角讲述德三如何让其心甘情愿并积极成为纳粹的。试图从民众信件中窥见历史的全貌,内容十分详细,无论从德国民众、犹太人、局外人等多维度,都会对那一时期的历史了解有很大帮助。如果你看过其他该主题作品,就知道这本书起到了历史框架与细节串联的关键性作用,使其具有一定的完整性。在我看来这是非常难得的,也正是大众读者所需要的。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决定其所看到的世界,而纳粹正是重新建立了这种认知方式,以铺天盖地的广播、提高物质生活水平、勾勒美好未来等,使德国非犹人在民族共同体这一理念下,不知不觉间深陷其中,自愿成为他们的帮凶,加入反犹队列,达到上面种族扫除的目的。从“种族迁移”到“种族灭绝”,纳粹反犹大屠杀的各种行径占据了那一时期的重要篇幅。我们可以看到纳粹世界观始终在影响着民众思想。
01-16
水余风
作为一本译著,这本书的语言确实是难得的流畅,尤其是在读过一些让人“寸步难行”的学术译著之后,更感觉到这种流畅的难得。内容很好,引人深思,书的装帧也很好。可惜的是我拿到的这本在引言部分有几页印刷存在一点“重影”问题,不过瑕不掩瑜。如果十分制的话,我愿给8.5。
01-17
尤里卡
《第三帝国的生与死》通过日记、通信等翔实可靠的一手材料,不仅对纳粹的意识形态和运作机制进行了分析,还对德国民众的心理状态和能动意识进行了画像。也正是在两者之间的合谋下,第三帝国才被打造为融合了平民主义、种族主义、国家主义的民族共同体,从而酿就了一场惨无人道的世纪悲剧。民众并非无辜,在集体无意识的驱动下,很多人选择了与恶同沉,滑向了平庸之恶的渊薮。德国民众与纳粹党徒是一种同谋关系,双方签订了一份无形的意识形态契约,比如针对犹太民族,如果说纳粹以“铁与血”的形式使其物理性死亡,至少普通民众使其社会性死亡:疏离、冷漠、无视甚至选择性遗忘。
01-18
磬夏
这本书主要通过许多当时德国人以及犹太人的信件以及日记等去研究国家社会主义对于普通德国人民的影响,尤其是普通民众对于犹太人的态度,用许多的事实描述纳粹德国的屠杀行为。对于犹太人战俘吉普赛人的这种屠杀行为注定了第三帝国的失败,非常的让人痛心,尤其是德国普通人民再被苏联反击后的这种“受害者”心理特别值得我们反思和借鉴。
01-10
德尔斐的初秋
其实是去年的已读了,久远到内容都已经忘完了
01-07
小镜子
毁灭性的灾难容易引发全民恐慌,而社会应付危机的能力,取决于其制度的稳定性与文化的兼容性。战败与经济萧条在德国造成了病态的社会结构,非理性因素全面爆发。 这就是德国普通民众为何与纳粹为伍的根本原因。
01-13
贺兰天马
一部在21世纪的今天震聋发挥的反省之作,从下到上审视第三帝国是如何种植其理念和恐惧深入人心,而普通人又是如何参与其中共同打造了邪恶轴心,思之极恐。
11-27
吴情
第三帝国的历史,不仅仅是一部战争、扩张与征服的历史,而且是一部日常生活中的反抗却又屈从的历史,既是报纸上的新闻宣传,也是邻里间的窥视举报。就像官方所言,第三帝国致力于内心的革命,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成功了,尽管是在相反的意义上。
11-15
四月武器
作者运用很多私人日记展现了宏大历史中的个人视角,人们是如何转变观念,从恐惧同情到支持纳粹,最后对街上被押运的成队囚犯视而不见(收音机电影海报宣传,“创造快乐运动”等等)。在战争的最后,德国的逐步战败在德国人心里形成了自己是受害者的印象,他们通过荣格尔的小说和存在主义为自己庇护。世界上有两个星球,每个人都愿意站在光的那一边,为此,他们能亲手把带黄星的邻居推向另一半。然而,在美国犹太人眼里,欧洲犹太人的悲惨命运为犹太复国运动提供了契机和能量。……全书九成新无划痕四折包邮转。
03-17
弋江超人
纳粹德国和德国人究竟是什么关系?内容绝对超五星,启发了很多关于纳粹时期德国普通人画像的思考,也对犹太人大屠杀的来龙去脉有了更全面的描摹。可是,这书的翻译简直不能用“糟糕”二字可以形容。机翻或许都不会如此乱用逗号。无主句、奇怪的倒装与插入语让人怀疑自己是不是在看中文。甲骨文品牌之下,这样的译本实在令人很失望。
02-17
煎茶
在诸多关于第三帝国的作品中,彼得•弗里切的《第三帝国的生与死》聚焦德国民众如何一步步变成纳粹分子,与纳粹携手走向自我毁灭,可谓是一部第三帝国时期德国民众的心灵史。书中引用了许多当时人们的日记、信件等材料,展现了德国普通人在民族复兴旗帜下与纳粹政权的合作,宏大的帝国愿景最终变为对国内外异质成分——主要是纳粹认为的劣等人种——的迫害,继而最终让德意志民族自身付出了惨重代价。
03-18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