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读书
阅读
传说是天帝藏书的地方
首页
读书
小说文学
技术与生活世界
举报
书名
技术与生活世界
作者
唐•伊德
格式
PDF
ISBN书号
9787301210741
出版年
2012-9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页数
237
定价
32.00元
豆瓣评论
April
非常治愈 仅有的几次没有功利目的的阅读
07-10
BleuElephant
堪称经典,是我想要的样子。美国哲学家里真正懂现象学的
11-27
Urpflanzeee
唐伊德从现象学的存在论入手展开人-技术-世界的四重关系:具身、诠释、背景和它异。从这四种关系形成的“连续统”中,伊德发问的是技术通过与人的生活世界的不同结合方式是如何转化人的经验的格式塔结构的,即文化嵌入技术的方式。他借助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发展出微观知觉和宏观知觉两个概念,前者是身体性和定向的,后者则以科学世界为主轴。从极简主义到极致主义的技术-文化谱系中,技术总体化标志了工业文化的一种特征。在这里,伊德借海德格尔之思将技术-文化整体视作用以“看”的方式,因此任何用具在本质上都具有含混性。也正因关注到人-技术与文化-技术的相对性,控制论问题本身就是提错了的。同时,伊德认为当代生活世界的形态是复合文化的。通过成像技术的“复眼”,“看”的方式被扩散了,多元的、去等级化的后现代精神正成为可能。
12-09
新起点
伊德站在后现象学的立场上探讨着人与技术的关系,或控制,或异化,或对立,或满足,他把技术从这些工具性关联引向至当代那已不可或缺的内生性连续,互相构建的存在论层面,从而为探索多元文化及后现代的走向打开了新的视角。
01-31
卧轨甜心
妙妙妙 引发了我小小的范式革命
01-03
淘蘇
对论文框架会很有帮助,借助宗教的表达有趣//ihde技术哲学思想纲领性著作,从现象学与解释哲学传统出发,集中关注人与技术的关系,以及技术的文化根植性
03-02
小波福娃
比那本《让事物说话》的演讲稿要好,总体还是比较浅显易读的
01-15
Rhinover
在海德格尔的具身、胡塞尔的诠释和梅洛庞蒂的知觉中将视角拉入“生活世界”作为情境,强调技术作为经验方式(具身)、作为翻译文本(诠释)、作为文化环境(它异与宏观)的含混性与复合性,非常灵巧地取消了技术中立性的讨论,具身透明,诠释透明,知觉不透明。
05-21
盘小狐狸
我一边读一边尝试用艾迪的方法做未来眼镜(眼部可穿戴设备)的现象学分析,由于书太好看,结果花了好长好长的时间读文献。这本书非专业人士也能读,非常有趣!
05-11
Haruka
通俗但有见地。老师不建议我做伊德,说太简单了。七分同意。
10-10
碎布片儿
其实没太读懂。感觉本书更重要的在于提出的观点,而论述过程有点散。
05-27
Shayne
本书意在围绕“技术”这一主题进行一种文化研究,试图消解技术乌托邦和敌托邦观念、以及技术中性论和技术决定论。将现象学运用于具体技术案例的分析、以及技术引入文化中的萨特式的抉择境遇很有启发性。然而,哲学的和人类学的部分之间断裂较明显,作者也难以提出真正深刻的论题,更多地是在泛泛而谈。
12-01
Derridager
海德格尔Dasein-being in-world的意向性结构及随后的技术哲学分析中涉及、讨论的“生活世界”是一种“想象性投影”,因为在伊德看来人类诞生就降临在被技术嵌入的“尘世”(Earth)中,而海德格尔描述的生活世界是伊甸园。所以,伊德将海德格尔的意向结构改造为人-技术-世界的结构,并开展自己的技艺现象学(这里需要注意到海德格尔对Techne的词源考察),阐述了四种人-技术关系:具身、诠释学、它异和背景。同时,他发展了胡塞尔的“知觉”,在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的帮助下,提出了微观知觉和宏观知觉这两个概念。两类知觉为何物则由前述的四种关系阐述。技术现象学应该转入一种文化诠释学,考察文化嵌入技术的方式,关注重点应该转移到宏观知觉。在放大-简化效应下,宏观决定微观,这是另一种解蔽/遮蔽。
03-13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