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猪头妖怪
    即便偶有动人的细节,但受制于采访对象的先天不足,整体而言确实明显逊色于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其他作品。04-25
  • 水月镜花
    以孩子的视角来反观战争。地狱与天堂或许相连,惨烈的战争与暴行里,不只是鲜血与仇恨,更有着爱的神力。这力量跨越血缘的纽带,甚至不可思议到令人能给敌人一片面包——在他们饥寒窘迫之时。认清战争,比记住战争更为重要。比起俄国作家,或许我们恰恰丢失了对人性的关怀——某种同俄国相近的记忆。02-16
  • 璃人泪@2011
    看前半本的时候,感冒刚好一点,也是多愁善感,结果边看边哭,很有代入感~10-20
  • 宇晨
    关于二战多看的是宏观层面和德国视角的记录,因为受以前历史教科书的影响颇深,深感只从战胜方立场出发失之偏颇,反倒用力过猛。这本书记录了俄罗斯儿童眼中的战争,没有控诉,让人心颤的是其真实的力量。犹记最后一章「在天之涯,在海之角……我们是最后的见证者」,本书的原名亦是「Last Witness」。不由想到,中国也有这么一些历经动荡时代的老人,他们的话语是否被我们记录?06-03
  • Anastasia蜗牛
    不知是否翻译原因,言辞极其磨唧12-13
  • 自娱者小五
    纪实是我始终不能适应的一种体裁,断断续续以至于谈不上连续的逻辑,总是难以投入其中。不过我非常害怕战争,也不能忍受成人的罪恶蔓延至儿童,读完全书,越发觉得首页陀思妥耶夫斯基那一句询问让人无处可逃。那些孩子啊,他们什么都不懂,要如何正视失去和死亡,怎么忍心给他们这样一个世界。05-10
  • 夏树
    人类对于他人的苦难,总是乐于忽视或者只作为表达自己爱心的题材,人类对于同类的苦难是并不真心在意的。当然当困难发生在了自己身上的时候,将造成难以忘怀的记忆,但是多数时候伤口终于平复,特别是这种大面积共同受灾的时候;已经死亡的便已死亡,留作纪念或者干脆忘记,后者的擦擦身上的尘土继续生活。所以这类讲述只是作为提醒,也许在陶醉于自己生活之余想到仍有他人经历过了什么。我们即使不忘却历史,将之牢记在心,但是依旧没有可能避免战争。流血事件在这个时代依旧继续,从来没有完全停止的可能。当我们看到这些儿童再被剧烈伤害的时候,在看见家人被屠戮的时候,也许我们会有点感触,只是我们能够为未来的停止做些什么?我们真的可以相信有可能我们能够将伤害停止么?11-29
  • 成知默
    2016年已读013:苏联卫国战争幸存儿童口述实录,从孩子的视角来展现这场战争的野蛮杀戮、流离失所、家破人亡,这种口述史的形式或许是最恰当的。因为仅仅是朴素地呈现整个事实,就足以震撼人心,作为最后的证人,他们所拥有的,是被战争摧毁的童年、被战争阴影纠缠的一生,以及面对整个世界突然坍塌、在满目疮痍中身心艰难的重建。诚如老陀所说,任何的革命与战争,都抵不上无辜孩子的泪水。02-01
  • 喵啊呜咪
    妈妈、爸爸。这是金子般的词语……10-23
  • 阿眉
    每篇都不长,行文平易毫无阅读障碍,然而把这厚厚一本从头看到尾,是件非常需要勇气的事情。11-07
  • 一头装睡的白马
    倘若用一个故事触动不了我们,那就用十个,用一百个,用一百零一份朴实的讲述,不断叠加战争造成的痛苦,终究会到达人类情感阈值的极限,让冷漠的心颤抖,让我们不再克制眼角的泪,在泪眼朦胧中看到那背后深深埋藏的或者冉冉上升的意义所在。02-04
  • 脏兮兮早就
    全世界的幸福都抵不上一个无辜孩子面颊上的一滴泪水07-17
  • SherryResumed
    每次读过她的作品都只能沉默,我绝对不想再看第二遍,又卑鄙地庆幸着我看过06-11
  • 烟斗客甲
    二战时白俄罗斯儿童(2-12岁)的记忆口述。105个儿童在成年后回顾那个瞬间和那个时期的令人胆寒唏嘘的记忆,儿童在骤然间亲历轰炸和杀戮,目睹亲人惨死在眼前,他们关于恐惧和血腥的记忆深刻烙印在心理上,一辈子无法忘却和逃离。战争带来的灭绝人性的凶残本质在本书一个个标题和一段段述说中表露无遗。儿子央求不要把被炸死的母亲埋到土里以为母亲会醒;烧毁的大街上远远看到粉红的是孩子的尸体;饥饿让孩子们什么都吃野菜树皮甚至守候老鼠;德国士兵和坦克都是黑色的,声音也是;枪杀游击队员和家属的种种暴行;收拢亲人的脑浆雪白雪白的;美丽的母亲被迎面枪击;孩子们谈论阵亡的爸爸遗腹子弟弟问我在哪儿;有爸爸归来村里小孩都来看因为他们都是孤儿了;珍藏自己军队的弹片很久;小女孩请求街上的阿姨把她也抱在大腿上;害怕年轻微笑的男人。11-03
  • 你好吗
    即使只有一个孩子因为战争而无法在战后的日子里正常地生活下去,我想,这都是罪恶的12-08
  • 室内滂沱
    当一个国家的苦难充足到这种地步,也许作为记录苦难的非虚构作者,就省了组织语言、编排结构以期望用尽可能成体系有逻辑的观点来说服读者的麻烦了,只要把这一件件苦难摆在这里就好。这大概是加莱亚诺版的张纯如,每篇不超过三页,页页触目惊心。俄语文学经常这么隆重地出现在世界面前提醒世人,你们过得太好了,请不要忘记……10-11
  • 柳月珩
    谁说的来着?苏联历史就是爱与死亡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