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STARFISH
    脑中不停闪现的 是同名电影镜头 还有自己在西藏与尼泊尔旅行时的情景 交错出现10-13
  • ViGgO
    不知道为啥评分那么高,难道就因为作者是切格瓦拉??在我看来这书很无聊,前三分之一一直是修车,蹭吃蹭喝。中间讲了点印加文明的东西还可以看看。后面又开始一路以医生的身份蹭吃蹭喝。麻风病医院呆两天就走了,好意思吗…01-03
  • 海阔天空祝沽笙
    24岁的格瓦拉,流浪在路上。我呢?02-08
  • AhFloyd
    重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已经和当时写出这本日记的切同龄了。真浪漫啊,“我武装自己,蓄势待发,随时准备化身为一座圣殿,在这里胜利的无产阶级将伴随着初生的力量和初生的希望,发出野兽般的咆哮。”第一,切好帅!第二,又想喝马黛茶了。03-22
  • magnus
    “问题是,人民需要接受教育,并不是在夺取政权之前,相反,是在夺取政权之后。他们只有付出代价后才会学习,而代价往往是惨痛的,甚至会夺走许多无辜的生命。从另一个角度看,他们的死也许并不无辜,因为他们犯了大忌,违背了自然法则。也就是说,他们缺乏适应环境的能力。所有那些不懂变通的人——比如你和我——生前为创建新的力量牺牲一切,临死的时候会咒骂自己的所作所为。革命不带个人色彩,它会耗尽人们的终生,甚至利用他们的记忆作为例证,去教化那些追随他们的青年人。我更是罪大恶极,因为我更老道,阅历更丰富。离开人世的时候我终将明白,我的牺牲源自我们顽固的,腐化的,崩溃中的文明。我还知道,走向死亡的那一刻你一定是紧握拳头,较紧牙关,心里积满了仇恨和抗争,因为你不是这个处于崩溃的社会的象征,而是其中有血有肉的一员。”10-07
  • 李伟长
    作为革命家的格瓦拉是神一样的存在,有多少人知道,作为旅行家的格瓦拉同样迷人。10-05
  • 林微云
    如果没有毕业前那次环游拉丁美洲、长达八个月的摩托车艰难之旅,如果不是看到拉美各国人民水深火热生活的惨烈,如果不是旅途中体会了各国民众的艰难困苦,或许世界上只多了一个富家子弟的医学院毕业生、一位技艺高超的医生,决不会有我们永远怀念的革命理想主义者切.拉瓦格。06-18
  • 把噗
    一次旅行,改变人生。在清新稚嫩的笔触里我们能触摸到格瓦拉灵魂的纯真。一个纯粹的人。08-17
  • 杰德的十四行诗
    原来切当年也无赖过,有爱嘞!(^o^)/07-17
  • N多松鼠
    看这本书之前格瓦拉只是一个剪影,一个T恤上的图案,一个革命伟人。嗯,伟人也有年轻的时候,伟人年轻的时候也骗吃骗喝,做各种荒诞的事情……在开始旅行之前,我们看不到途中可能出现的艰难险阻,只能看到前进的道路上扬起的尘土,和坐在车上意气风发的自己!11-06
  • 叶酱
    不得不说,如果不是切格瓦拉写的,这种游记一点也不好看07-21
  • 流萤常寂光
    格瓦拉弃医从革命,鲁迅弃医从文……怎么医学生一个个思想觉悟都那么高= =04-14
  • 维城乱马
    文字和电影都看过不只一遍,每次看完都有立即上路的冲动。10-01
  • 文子
    还不错,几个晚上就翻完了。作为游记还是很真诚的,情绪饱满,可知切是一个彻底的无产阶级。一个人的一生,若有过一次这样的旅行,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何况他后来还做了很多别的事。虽然死于40岁那般的壮年,一辈子相当于我们好几世,也算没有白活。拉丁美洲,我是非常陌生的,甚至印加文明也还是第一次听说。意外地解决了我对于Indian一词的疑惑。我唯一接触过的一个南美客户是玻利维亚的,过来时是一对父女带一个翻译,老头子不会说英语。另外接触了一个哥伦比亚的,是一个华人在那边做生意。社会与世界都是势利的,人们的目光更多投向发达的成功的富裕的国家。拉美在这里,比非洲还空白。非洲还时不时用它的饥饿与种族屠杀提醒一下人们,而拉美,就完全陷入虚空了,只知道那里比较落后,有火山。这本摩托日记极大了填补了我在拉美的空白。09-23
  • Canran
    谁能知道一个gap year的医学院文艺青年在游历的旅途中蜕变成一个激进的革命者和杀人魔。05-11
  • 杨山魈
    格瓦拉本人的文笔其实挺一般,远远不到职业作家的水准;但是这本旅行日记感情如此真挚;这旅行始于青年的风发,却耽于少年的玩乐。格瓦拉从此都是一个少年:他没有在工业部长的位子上脑满肠肥,却在刚果的丛林中瘦骨嶙峋;他没有在革命先驱的荣耀里固步自封,却在玻利维亚壮烈地立往生。他本来是一个体弱多病的文艺青年,应该作为一个医生受世人的尊敬和供养。但他扛起枪奔跑在每一片没有独立和平等的莽丛里,呼啸着穿过南美的每一片土地。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