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把噗
    文采飞扬、译笔流畅、辛辣犀利。真是big胆了,花甲之年约会女学生,还结婚。01-17
  • 劈头士》睁木
    微信读书借阅。以为自己买过这本,却发现没标记过,也没找到实体书。朱特版的《追寻逝去的时光》~找到了他讲中年危机的一段话:别的男人会换个妻子,有些则换辆车,甚或更换性别。中年危机本来就是要借由一些异样的行动来证明自己仍然保持着年轻的心。当然,“异样”是相对而言的:中年危机之苦,引发的行为常彼此相似——否则便不是中年危机了。不过我的中年危机真有些不同。我处于恰当的年龄、恰当的阶段(与第二任太太正在闹离婚),经历着中年常有的各种不确定:追问这一切究竟意义何在。不过我采用了自己的方式。我去学捷克语了。09-27
  • 木卫二
    从渐冻小屋出发的雪国列车04-24
  • 夜鱼
    托尼·朱特最后一本自己完成的著作(《事实改变之后》是其遗孀收集出版的文集,收集有其最后时光的文章。两本结合起来读效果更佳。)。这本书既是托尼对自己人生的回顾,也是对自己学术和社会精神的再次阐释,我们可以从书中读到他的世界观形成的来龙去脉。他更重要的不是作为一个历史学者,(当然,《欧洲战后史》颇有建树),而是作为一个公共知识分子,他对以色列和美国的诸多担心正在越来越明显地成为现实(结合现实看“丧”的效果更佳,当然“预言”效果也让人感叹)。他的清醒和智慧令人印象深刻,越深入地了解他的精神便越惋惜他的早逝。09-15
  • 信然
    “我们在娱乐产品上运用铺天盖地的资源,不过是为了掩饰它们本质的贫乏;政治也一样,戴着装腔作态的面具去喋喋不休,不过是为了掩饰令人哈欠连天的空洞无物。”——某些片段挺好的,有些一般,散文就是如此。01-19
  • 拜伦
    这决不是一部回忆录,至少不仅是。首先,它没有按年代排序,而是按一个个的小主题写作,很像个人随笔;其次,它不仅是诉及自身经历,更是延宕开去,剖析与反思;最后,不隐不讳,在个人的成长历练里安抚一个时代。03-12
  • 看不见的城市
    后半部分比较好看,说是“记忆“,但其实“观点”也不少。09-14
  • 八戒的大师兄
    后悔没在去伦敦前读朱特;身为一个“跨国夜巴爱好者”,十分理解朱特对火车的“怪异”心情;在大巴、火车、机场、车站的经历却无疑如朱特所说,是旅行中独具意义的一部分,在那里不同阶层不同地域的人得以(很多时候还是以比日常社交更近的距离)汇聚,漫长的等待与坐车的无聊也为人开辟了沉思的场域;读到将lse与已成明日黄花的巴黎高师对比,不禁笑出了声;怀念在伦敦的日子,也坐了很多很多躺地铁,也走过很长很长的路。03-04
  • Aloysius
    托尼大概就是我想象中的精英知识分子的典型了,当然也是公共知识分子的代表。口述的回忆录,真诚、坦率、克制,但批评问题尖锐而有深度。第二部分中上学的经历非常有意思,第三部分提到的问题在其去世后日益严重。托尼儿子的纪念长文言之无物,略过即可。02-10
  • Miss_Cynthia
    抛开书中沉实隐忍又不失趣味的丰富细节,抛开这些细节所建构的二十世纪的珍贵切面,抛开朱特史学家、左翼精英、公共知识分子的诸多头衔,这是一个人面对痛苦而缓慢的死亡过程时,所能呈现的生而为人的所有伟大、高贵和生命力。12-13
  • 龙之芥
    《记忆小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在文学与历史之间穿梭的托尼·朱特,一本文学式的回忆录,最终还是被他当成了历史性书写,一个看到自己生命尽头并且正在遭受“渐冻人症”折磨的待亡人的思辩,托尼·朱特的达观源于他对生命的彻悟,正如他在书中最后一章《魔山》结尾所说:“我们无法选择人生何处启程,却可以选择何处结尾。我知道我的选择,我要乘坐那辆小火车,无所谓终点,就这样一直走下去。”12-16
  • 秘莫一
    英式老派知识分子的骄傲和风骨。生命之火渐渐熄灭,仍能保持这种智慧幽默从容不迫的风度,感人至深。08-11
  • “我们还有个斯拉沃热·齐泽克,但他失禁了一般连篇累牍的言谈似乎仅仅只是为了戏仿、讽刺大众流行文化而作。”“谈革命理想?那为什么不去当时欧洲最激动人心的布拉格?为什么不去年轻的同辈们正为自己的理念与理想冒被驱逐、被流放、被监禁之险的华沙?”啊………………07-07
  • 雾凇
    虽然是短篇组成,但朱特一生思想上的成长过程清晰可见。这是朱特给自己搭建的“记忆小屋”,是他思想上的“缪伦”。09-27
  • peperoncinooo
    绝对好看绝对推荐 你以为他在讲伦敦 纽约 瑞士 其实是在讲世界上的每个“每个地方都会成为一些人的故乡,和另一些人的异乡。的地方”04-30
  • 见识城邦
    一部映照世纪浪潮的知识分子回忆录,托尼·朱特仅有的谈论自己的作品,列选《纽约时报书评》年度瞩目之书,新增朱特之子关于父亲的纪念长文08-27
  • 最愛的Tony Judt的樣子,在這裡。這本書裡有我對精英知識分子的全部想象。08-16
  • 羊小熊
    可能是最后一本托尼·朱特了。这是最早读的一本,四年间作为普通读者和编辑重读无数遍,每次读却都能热泪盈眶。作为编辑,最大的收获也都来自托尼·朱特。上次见到朱特的版代,给他看封面,他说love this book and miss him。我跟同事差不多异口同声说we all love him.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