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瓜尔佳小星
    有的地方看的挺反胃的,但是个人感情色彩太重 。我不想看作者心里的想法,也不想知道她是不是抑郁,我只想知道她对尸体都做了什么、怎么做的。不过人家是手记,写自己也无可厚非。只能说:鱼我所欲也,而这个盛鱼的盘子非我所欲也。对我来说废话有点多。01-28
  • 塔里的男孩
    开始的部分会觉得作者涉及自己私人生活太多而专业性太少,但慢慢通过作者对生活的反思和最后一章“安息堂”的描述,面对死亡拼凑别人身体和缝合自己生活的双线并行结构显露出来,我甚至觉得这是我看过最好的医学科普类书籍。06-24
  • 青山周遮
    说实话没想到还能在这种标题的书里读到作者被渣男骗在不知情情况下做了小三的狗血八卦07-10
  • 闻夕felicity
    非常猎奇和直率的内容,包括:①尸检的科普;②英国尸检系统和美国的不同、影视作品的失实之处;③一个小个子的英国吉普赛血统女孩如何才能成为尸检技术人员,这个过程中需要克服的一系列困难以及工作环境中的职场问题、NHS体制问题、心理问题。02-12
  • 巧克力可丽饼
    一个病理学家助手写的书,对了解真实的验尸初步准备工作(体表观察与记录,取出内脏大脑咽喉)有帮助,语言有着老年人的通病:很是啰嗦絮叨,时间线稍有些乱,书中除了作者的工作经历以外,还写了自己的童年故事、人生感悟、生活烦恼、解剖学历史、尸变过程、断头史话之类的东西,期间夹杂了不少多余的比喻句。总之,真实的验尸工作绝不高大上,而是很艰苦的,长时间站立与胳膊用力,要经常和腐败变形尸体、剧烈的尸臭味、各种排泄物、分泌物、不明液体、蛆虫甲虫之类的打交道。03-05
  • Hermetic
    特意抽夜晚的时间看 很震撼 02-27
  • 慕小雨
    了解死亡,认识尸体,其实让我们更好的活着。一具尸体就是一个生态圈,肉体凡胎,我们都一样。11-18
  • 哆啦Q梦
    配合尸体变化图鉴,理解起来更生动11-17
  • YuYuFish
    一位殡葬师的叙事手记,跟着作者从实习生开始,到小镇的停尸房,到伦敦的两家医院,再到病理学博物馆一路职业和生活的记录。里面蛮多的相关科普和趣事,偶尔出现一点点幽默,以及一点点引起不适的内容。想起来,原来大学还选修过《法医学》。“现实没给想象留下任何可能的余地。”12-07
  • 劈头士》睁木
    已购。书是在微信读书上借阅的,但忍不住又入了实体书。英国殡葬师的工作不同于法医,也不同于一般殓妆师,反而有种兼顾的感觉。提供了大量解剖实例和细节,尸体现象在各类法医书里都见过,但这本的特点就是鲜活,有执刀者作为人的反应~11-02
  • 一匹马赛克
    要比《好好告别》更细腻和详实。文字简练精准,章节结构清晰,后半段看得竟然开始和作者有了共情。大量的手术细节描写增加了文字想象画面的层次质感。胸部腹部头部三个篇章由外及里,从病理到心理,从工作回归自身,一个挺巧妙地分章处理,和联系写法。和《好好告别》一样,经历了一番“体验”之后还是需要自我沉沦到自渡的过程,最终鼓足勇气选择“输出”来让这个世界这个行业变得更好。不仅给了“世界观”同样也给了“方法论”,敬佩作者的选择和勇气。06-30
  • 桃子
    作为一个真的对尸检法医很感兴趣的人,一开始看到这本书是很惊喜的,尤其是发现作者还是一个女性的时候。但是看完还是挺失望的,与其说是一个殡葬师的手记,不如说是作者本人的自传更好一些。时间线就让人觉得有点混乱,想到哪儿写哪儿,中间还夹杂着很多作者对生活的感悟未来的展望等等,不能说不好,但是和标题内容不怎么相符吧。不过还是细致的描写了一些尸检时候的细节,是在其他的书中没看到过的,这部分我还是很喜欢很感兴趣的......11-01
  • Eremita_L
    更像口述型回忆录,讲着讲着被编辑提醒要回归主题03-31
  • 七紫三羊不应
    路菜。科普读物,除了啰嗦没别的毛病。01-10
  • 烟斗客甲
    口味很重但举重若轻又好看译笔传神;第一具尸体是个45岁患厌食症的牙医,非常瘦,后背都是褥疮,要当心肺黏连在肋骨上,捋顺肠子,心脏和肺要往外拉离脊柱;9岁时母亲知道作者的理想是殡葬师,尸体的腐烂和膨胀也不能阻止她的好奇,想知道原因,10岁生日礼物是显微镜,使用餐刀切断蚯蚓让老母大惊;新的尸袋打开前的瞬间像小时候拆玩具的心情,每个袋子打开的气味也不同仿佛每天都是圣诞节,冬天尸体多存放时间长要收费,首饰不标注金的银的钻石的而是标黄的白的,以免引发官司,动脉瘤破裂失血会格外苍白,一氧化碳中毒会粉嫩,缺氧会青紫色,另一项必要的检查是起搏器和除颤器必须取出,不然火化时会爆炸,ICD是预防心脏骤停的装置体积更大,还带有巨大电流贸然切断会触电身亡,必须找相关医生来关闭掉才行;尸体腐烂5阶段:新鲜、膨胀、活动01-07
  • 伍拾玖
    本来以为是一本科普书,但作者个人感情色彩太过浓郁,读起来琐碎而啰嗦。03-06
  • 馮不安
    完全可以脑补出一个怪英国老太拿着手术刀咔咔就是剖,嘴里絮絮叨叨,冷酷决绝。年度最佳的理由是成功说服了我死后捐赠一切器官并立刻火化(医学用遗体还是算了,不想和陌生人泡一缸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