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一个劳动人民
    真正犹豫的不是热带,而是作者的心灵05-26
  • 晓林子悦
    我们习惯于偏向和我们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相近的群体,而常常忽视了异世界的确有价值。人类学的最主要意义,大概就是提醒我们,更广大的世界,在我们的视线之外。12-21
  • 里雅
    如果再版请换种内文纸和篇章页字体。06-06
  • 猪头妖怪
    “人类学家是(现代文明)赎罪的象征。”这又是一本被翻译谋杀了的书。05-09
  • 容安
    522页,没有一句是废话。老列维,虽然21世纪已经跟你没有关系,可我不得不说,你太NB了。02-04
  • 成知默
    2015年第106本:列维—斯特劳斯从几个未受现代文明影响的原始部落中,通过他们大相迥异的礼仪、制度、道德与习俗,探寻其有别于现代文明但却高度发展的社会与宗教系统。列维—斯特劳斯说自己的探险是“将真理本身和追寻过程的废料区分开来”的过程,而在这种种艰辛与令人难以忍受的寂寞之中,他的探险却不仅仅局限于田野工作实录与人类学调查报告,而是通过将其置于整个人类学的发展视野中,抛开高傲与偏见,发现沉淀其中的迷人之处,但并不放弃“清理文明溪流的责任”,借由原始与现代文明的冲撞与对比,展现其人类学研究的思想脉络。09-16
  • 鸢都依然
    一本洞察力极深的好书,还可以当作很好的旅游书推荐。最大的缺憾,也几乎毁掉了这本书的是:翻译。如果不是看不懂法文,真的不会读中译版。05-14
  • 野次馬
    时隔多年的重读。从anthropologie到entroplogie, 一面是宿命论式地无限逼近无意义与衰败,文明与疾病、污染、谎言齐头并进,另一面是对于高贵野蛮人所代表的未经污染的但也无可挽回的原点的乡愁。站在西方文明社会的角度回溯,文明与自然的博弈无处不在,自身的视点难以被消弭,最终成了理解之同情的对立面。可那堂书写课中悬隔在观察者与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最终被跨越,人类学家最终扮演了伊甸园中“蛇”的角色,是观察者失格,但同时也是从自然社会到文明社会之堕落的命中注定的重演。忧郁是乡愁,也是旅行结束二十年后的自省,而在旅行的那一刻,“这些经历的意义尚不曾向我敞开”。12-22
  • Ds
    短篇结构放任我随手翻了快半年。看完列维-斯特劳斯让我感到羞愧,一直以来我都沉浸在自以为是的人文关怀中。阅罢发现不及他十分之一,人类学最重要的不是什么结构主义方法,不是什么文笔也不会是什么博学强识,永远都是能够带着关怀,放弃精英主义,去做field work。08-27
  • 左胸上的吸盘
    已毁于萌萌。糟糕的译本08-13
  • 琴 酒
    迄今读过的最好的书之一。讽刺,清醒,博学,谦逊,敏锐。有让人发笑的时刻,有笔锋一转悲哀到无法解释的时刻,有热带风貌文化对比以及准确的精神肖像,有独特的比喻和系统的看世界的方法和属于自己的深刻侧面,有对土著的理解和解释以及人类学方法的初步,有时代和民族,变迁和动荡。无与伦比的杰作。人类学呐,我又一次遗憾自己女性的劣势。08-01
  • 优游卒岁
    人大的书在装祯与印刷方面真是让人难以容忍,纸张的选择更是奇葩,让人毫无阅读的愉悦感。真怀疑人大出版社的编辑自己是否读书?读完此书,对于书的编辑更是无语。书翻译得很流畅,但在人名与地名上,却经常让人莫名所以。当时就怀疑用的是港台的翻译,但翻遍书也找不到注明。后来在网上搜索,才发现用的是台湾八十年代的翻译本。这样的人类学著作,对于人名与地名的依赖度很大,编辑即使引进港台的翻译本,其实也应做点工夫,把名称按照大陆的习惯改一下,或者注释一下。这样子,既不尊重原出版社,也不尊重读者。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