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诗与胡说
    “维持如此坚定性别区隔的努力 本身就足以证明这样的区隔不是太稳固” / 加入“南方”视角的性别理论 五个案例让人看到性别的多元与复杂 以性相似代替性差异的提法或许需要更多的实证研究来佐证 在性别关系的四个面向上 Connell的视角十分宏大 涉及多个方面 而性别关系的建构在全球化的视角下越发体现“交织理论”的渗透 在性别的社会化理论占据主流的情况下 Connell则提出主动学习性别 很多问题尽管很难弄清楚 但阅读此书至少能得到些启发 尤其是在当下的环境里02-02
  • Mi Manchi
    看了第四章和第八章,感觉要说的东西很多,很全面,但大部分是引用。04-02
  • 吃饱了吃饱了
    對於性別研究新手來說很好的入門書,不過還是沒有讀懂先天與後天(社會)之間的關係……03-11
  • 麦赫德!
    为什么没有英文版的词条?这本真的是难得的“人”能读的性别理论,抽丝剥茧地以社会学视角梳理了性别理论及其社会议题。04-24
  • 塗狐狐
    语言还挺平实通顺的,引述的很多民族志or其他文献也很有启发性02-18
  • 非虛構
    沒有人是帶著他的「本能衝動的命運」或他的「性別認同」來到這個世界的。它們也不是前定或預製的。它們並不是作為某種既定形態被喚醒的,而是被製造出來的。性本能衝動的結構和性別認同結構,這兩者都是心理的構成;它們的最基本核心是由有意識的,但首先是通過無意識的反應、互動和信息構成的。如果沒有這類互動,既不會成為一個有性的人,也不會成為一個有性別認同的人。分辦男孩還是女孩的解剖學意義上的差別,可能在一切文化中都轉換為表示差異的信息。但這並不意味著,女人與男人在自然天性上是不平等的,是有著多少、強弱或上下之分的。 多少、強弱和上下,並不由解剖學意義上的身體,而是由社會化的進程,即由構成象徵性身體差異、心理、社會、意識形態、法律、宗教形態並賦予其意義的社會化進程所決定的。 05-01
  • 会打字的跳舞机
    遇见蕾恩教授真是今年的惊喜。原来性别研究也可以有这样的大格局。生活在相对富裕的后殖民国家,身为变性的单亲母亲,她的思考大到世界政治经济结构对学术生产的影响,小到个人生活中的性别政治,在宏观与微观之间游走得游刃有余。10-04
  • 水草狗
    在此书初版时作者还是男性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