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就是这么逗逗逗
    有幾篇寫得太好啦,上週看了《幌馬車之歌》這週再看這一本,衝擊極大。10-29
  • 少做点坏事吧
    亲手抱回来这一本 从被割让殖民到被解放 从学日语到立即废止日语 “有人考虑过我们的感受吗?”07-06
  • 五台土块
    台岛人群纠缠在二战中的记录,身不由己 命悬一线 自我认同,动荡年代中台湾人经历了与大陆不同的二战岁月,而创伤并未在战后弥合,反而愈加撕裂。读完这本书,能对今日台湾看待两岸关系的思路有更深入的了解,也能感受到强调意志 强调胜利 强调宏大叙事的“帝国”叙事必然失败的命运。01-18
  • 坊っちゃん
    读这本书的时候,子安宣邦《国家与祭祀》的沉重感一次次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太多被损害的人,一个个消失了。12-10
  • 百噸
    文筆引人入勝,入門好書,然而非虛構寫作終究不是史學書寫,看完後不扎實感仍存心中,是把兩面之刃。描繪大時代悲劇下的小人物們不斷地掙扎又汩沒,奮力出聲卻最終被迫沉寂,高速轉變且痛苦的認同思考,最終迫使人們各自走向不同的路,這些作品反映了現今的變化,其實與45年以後的變動既相似又有著不同,且是一脈延續的,唯一可惜的是更底層者還是描繪不多,許多人物還是大家早已知道的人,或許這也是仰賴史料寫作的侷限。02-07
  • 木卫二
    充当了五十年的殖民地人民,却在战争结束的那一天,无差别地打为“日本人”与“敌人”。那场关于台湾的战争,到底是从何年何月开始的呢?没人知道。但也许可以说,这场战争时至今日,也还没有结束。08-07
  • 李小坏
    为报效日本赶鸭子上架的台籍皇军、为了天皇荣耀奔赴日本内陆的少年工人、被半路抛弃的台湾军医、靠写字吃饭却受制于日本必须进行纸上战争的记者、以为可以躲进知识的乌托邦里被逼迫成为神风队员的台湾师范生、流离失所没有归属感的音乐家……十位作家,分前线、后方、外围三部分,用非虚构的写法,以二战结束的最后一刻为切入点,还原了九个特殊群体在二战期间的爱恨情仇,也填补了二战期间作为日本殖民地的台湾的研究空缺。当代台湾混乱的政治纠葛、抽离的文化符号、尴尬的国际位置,在这本台湾版《巴黎烧了吗》里都找得到答案。如今大陆和台湾的罅隙早已从甲午战争后就埋下了罪恶的种子,未来的路如何走,和平、包容、相互理解,一定是共商的基本前提。本就是同根生,而战争,才是原罪。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