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读书
电子书
首页
读书
人文社科
你会杀死那个胖子吗?
反馈
书名
你会杀死那个胖子吗?
作者
戴维·埃德蒙兹
格式
AZW3,EPUB,MOBI
评分
8
ISBN书号
9787300200811
出版年
2014-10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页数
242
定价
38.00元
装帧
平装
标签
社会
哲学
伦理
豆瓣评论
阳极-半导体
火车卧轨这伦理学经典难题被我刚才吃面条的功夫消解了。逻辑上推理的话,有这个基点发展出的道德哲学分支,都没什么意义了。西方所有学科的建立都是基于其思维模式,西方人以为人类只有这一种思维模式,实际东方的中国是另一种,因此用我们的思维和逻辑证明,西方所有学科都有问题。中国的文化思维实际上是帮助人类学科体系进行一次修正。能产生归于西方,修正,还是要看中国。
04-22
北溟有鲲
从唯结果论的功利主义,到道义主义的康德,再到人性论的亚里士多德,条分缕析,层层递进。
03-11
荩喑
我大概不会杀死吧。很有意思的一本书,果然读哲学就是锻炼思维。
01-13
尚白
都想打零分了……啰嗦至极只因为自以为是的幽默
03-23
Xenophon
八卦很多的哲学科普读物。读起来很轻松。译者似乎对哲学没有什么了解。
04-15
midori
什么时候对问题的思考能达到这样的广度!
07-08
splendor
很久没有看过这么条理清晰语言流畅的哲学读物了。阿奎那的预见和故意二分固然是有区别的,而全文最大的贡献就是提供了反驳功利主义的依据。其中最喜欢康德的说法,也是卷毛在毕业寄语中提到的,自己并非是手段而是目的,对待他人也是这样。我倾向于接受道德直觉而不是科学干预和推演。
06-27
sin
一个这么好的题材写成这样,我不知道作者是怎么做到的。
02-05
徐木匠
一部「電車學史」,以一個角度反映出一部近現代的「倫理學史」。德性論、道義論、功利論、現代神經科學皆牽涉其中,最終又回歸「雙重後果學說(DDE)」。你會殺死那個胖子麼?反正我不會。
11-16
唐璜
很棒的一本书。作者深入浅出地从哲学、伦理学,经济学,博弈论及及神经科学等领域解释了电车难题等思想实验。还把福特和安斯科姆的八卦翻了一遍,因缺斯汀。
06-03
漱石斋主
翻译略捉急,仍值得一看
05-20
休伦塔
近年来最让我欲罢不能的阅读体验。“欲罢”是因为其中的例子深深地拷问我的意识,使我联想起一个又一个令人进退不如的窘境。“不能”是因为其连贯的叙述,恰切的饮用,温和的语气仿佛告诉你,看下去吧,看下去就能找到答案了。然而,知道的越多,你意识到的自己的无知也就越多。偶见不恰当的翻译是本书的瑕疵
10-14
笨笨
“电车学”有点噱头的意思,真正的意义在于用电车难题串联起了多个哲学流派,然而广度够了深度却不太行,好几个章节的分析都点到为止了。
08-17
Karinse
十分感谢作者整理出电车学的前前后后。最后一段话太简略啦,都没说原因呢——不过,原因不原因的,可能已经渗透在书里了。扣去一星,虽然作者努力写得让没有哲学博士学位的人看懂,哲学书籍难免有些地方会晦涩啦。此外,译者并未保留哲学家们的英文拼写,个人不满。
11-11
silence。
这本书最大的意义也许不在于对电车问题的哲学思辨,而在于对知、信、行关系的反思,我们是否能够将哲学用于更好的生活,道德直觉是否能够被科学结构,道德责任是否可以被科技发展做打破?这样形而下的问题更具生活的意味。
05-13
李子鲤|Lilith
桑德尔用电影难题作为《公正》公开的开篇。当时的我震撼之余还不知道这个小小的思想实验其实发展成成为道德哲学蓬勃的分支了。书虽薄,但内涵丰富,从丘吉尔的伦敦困境到电车学之母的三角恋(刚从毛姆传的八卦海洋里爬上来的我看到这里差点把书扔出去),从托马斯·阿奎那的双重结果原则(故意为之和可以预见到会发生)到柯尼斯堡康德的道德准则(人是目的而非手段),从功利主义,正义论到先验的道德直觉,最后从从道德哲学范畴延展开去,探讨了神经双系统(潜意识/意识,快/慢)、认知谬误和仿生学。道德哲学的思想实验真的有意义吗?先验的道德直觉真的存在吗?服用一剂催产素真的能改变我们站在轨道前的选择吗?而到底该不该杀死那个胖子呢?没有答案。只有一圈一圈延展开去的思维余波。但对于这种触及人类存在底线的问题,最好装在心间,一问再问
04-24
sepberry
翻译不能忍!!!!!!!!!选题装潢排版品味一流就不能找个靠谱的翻译吗?!!!!!!!!!!
01-02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