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033
    多呈现几乎没有论述和观点。不知道是不是译者的原因在很多处呈现出对传统的浪漫化。很浅很浅地涉及到了阶级,几乎没有讨论性别。07-22
  • Unnamed
    可能是期望值太高了,目录标题即是最精华04-26
  • xxtmz_saint
    故事讲得好,这个议题说是泽利泽写的我也信。11-08
  • Connie_Connie
    1.在传统社会中由自己,家人或者族人承担的责任在现代社会中可以通过市场来解决,通过这种外包的方式我们的生活获得了极大的便利。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投射在社会学之上就是对于现代性,对于社会分工,对于市场的讨论。我们的生活因为“现代”因为“市场”而发生巨变。当市场涉入我们的生活,当我们的生活被外包,我们应该庆幸生活的便利还是担忧其所可能引发的变化?其实这本书也反映了外包私人生活之后出现的种种问题,包括情感的转移,道德观的挑战,以及Hochshild最知名的“情感剥削”这一观念。当然这本书是在反思市场,想想Hochshild的背景,在左翼摇篮教书,整本书的笔触其实能感受到她的一种倾向,尤其是她在描述自己家的事时2.为什么我们很少有学者能够放下身段,写一些给大众的普及读物呢,这种书也很好。11-12
  • 夏威夷somew
    作者写的很棒 值得每个人看看 另外翻译也挺好的反正没觉得难读12-28
  • Deserts Ride
    主要读了导言和最后两章(最近正好看了与衰老相关的书)。感觉总是在说案例,缺点什么。04-06
  • 余时行
    整本书基本上是通过采访或者说描写完成的,并不是什么论述专著。 整本书只说了一个现象,生活中越来越多的模块-行为等可以通过雇佣专业人士来完成,书中担忧的是私人生活商品化以及外包可能会令人际关系、家庭关系破坏或者是异变。但是反过来一想,这种外包现象只有在中产阶级或者是富裕阶层才逐渐增多,更多的基层人民即便想如此也是囊中羞涩,或许我们可以认为外包或说是分工在如今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是不可避免的,学会外包能够令我们生产力大大上升,至于担忧的商品化触及到人的方方面面,这一点只能根据个人价值观觉得哪项外包可以接受而哪项不可以。不过价值观也是商业入侵的一大领域,可能在以后很多我们认为不可的会被商业扭改为应该如此。08-06
  • 云和
    人们正在这个美丽新世界里失去创造生活趣味的能力。如此拼命工作,赚钱,购买服务,人们有变得轻松愉快一些吗?11-28
  • 豆友22531901
    作者结合自己的观察、生活中的体验,更主要地运用访谈的方法(间或用官方数据和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解释背景),以一个一个的个案描述、揭示了市场对我们生活中极其个人、极其私密的空间的侵蚀。吊诡的是,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已经无法抵抗,无法拒绝这种侵蚀。10-23
  • 喻昀
    感兴趣的主题,写的也完全不枯燥。很多职业和想法我之前都没听说过。07-25
  • HuangChou
    生命越来越长,生活越来越短.06-18
  • 奥德赛的暗流
    感想就是,如果某件事情你捍卫不了,很可能因为它本来就不值得你付出那么大代价,而人们如果把用钱省下来的时间没有用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而是娱乐消费掉了,那也是他们自己的选择。11-29
  • ,田木。
    作者从生活中发现了问题所在,女儿居然认为物质可以弥补不被陪伴的时间。市场渗透在人们生活的缝隙之间,我也要警醒自己了。09-09
  • 特酥♪
    outsource everything=give up essential part of your strengths。《如何衡量你的人生》也说到这点,Dell把组装任务以及更多产品线外包给华硕看似降低了成本,把照料儿童的人物交给保姆,其实一个是让渡了核心能力,一个是放弃了创造共同体验的机会。在differentiate清楚什么应该外包之前,要明确自己的priority,所有的商业行为和个人组织生活的方式,都应该是朝着实现priority的目标前行的。外包不能为目标服务的,而不是出于懒惰。考虑外包非核心的部分前,先清楚核心是什么,我感觉这点来说作者还没有谈得很清楚。虽然穷举对于理解作者的意图是有帮助的。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