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鸿雁字道南
    獲益匪淺⋯⋯可真是難以讀下去,不知是超過我的理解能力,還是翻譯造成的費解。讀完導言,後面粗略翻翻,就算過去了⋯⋯作者最重要的一個觀點是:所謂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特有的以語言敘述故事的種種特質,其實自小說這一文體產生以來一直就在使用了。換句話說,探索和挖掘語言的敘事性,始終是小說的首要任務,這是小說的一個歷史悠久充滿精神探索的傳統。作者討論了小說史上的15部里程碑式的作品,細緻討論了其語言應用和敘事策略。述及從塞萬提斯到卡爾維諾之間眾多偉大的作者,旁徵博引了海德格爾、索緒爾、維特根斯坦、福柯、拉康、巴特、德里達、巴赫金⋯⋯二十世紀敘事學研究的成果。「作者已死」,以此為讓度,獲得讀者的參與,文本從此獲得了永恆和永生的可能,所謂「文本之外無一物」。本書步步深入,內容過載,一時讓人真的難以11-27
  • 安德洛玛刻
    将文本分析的侧重点基于语言和文本本身而非故事情节,从中可窥见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及罗兰·巴特的解构主义的影响。分析《包法利夫人》和卡夫卡《诉讼》的两章值得细看(《诉讼》和《城堡》两部著作可以对照着阅读)。06-10
  • chab
    知道怎么做精要的读书笔记了。07-09
  • Hachiko
    有一点阅读门槛,讨论叙事、语言的形式大于对文本内容的阐释,以至于不熟悉的作品会看得很吃力(必须先查阅梗概)。到后面讲百年孤独、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与寒冬夜旅人稍显友好。总之这些文本满是技巧,教你怎么精读拆解。05-19
  • Schliere
    补,仍然记得是阿特伍德那一节将我引入漫长的拉康黑夜05-02
  • 偶尔早睡
    扎实深入,看到了许多我忽略掉的点。10-22
  • 大骏马
    纯语言解析原理及应用01-12
  • K1DD
    事件是人类,是生命的特征。语言的叙事性和叙事的语言性,则让语言成为生活的土壤。“等式的两端,都是语言的产物。”语言,小说,以它们的温暖弥合着启蒙以来笛卡尔式二元论。这种温暖并非指一种鸡汤式的温情,而是它们展现出了一个曾经共同的家人,那喜怒哀乐的各种姿态,这让人百感交集的复杂亲缘。看完更佩服卡尔维诺,布林克困苦又虔诚的思辨和论述,在卡尔维诺那儿好像只是一个午后灵光一闪而记录下来的洞悉,精确又诗意十足。打开书不久之后,就能感到越来越多的熟悉。11-06
  • GiMu
    经典小说需要这种文本细读,作者从语言哲学的角度来评论颇有让人开眼之处。略看了下以下小说的解析:《堂吉柯德》,《艾玛》,《诉讼》,《百年孤独》,《不能承受生命之轻》,《寒冬夜行人》;如果读者对这些文本有相当的熟悉度,可能会得到更多启发甚至醍醐灌顶的感觉,但无奈我对很多作品的印象都已经模糊。03-19
  • 初晨
    难读。前面的部分都好好读了,后面阿特伍德、昆德拉、拜厄特、卡尔维诺匆匆翻过。还好,不是那么难懂,但是,本来可以写得更吸引人的,不是吗?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大概就是重新给我安利了《包法利夫人》,以及对《米德尔马契》和《爱玛》的精彩解读。04-26
  • 二十世紀梨
    还会重读。“老虎的占有”,热带论很有趣。也是很好的书评/论文。感受断句,翻译得真好…(赞美汪师!10-31
  • makzhou
    导论读得我魂灵出鞘:「从第一次汇报事件的那一刻起,或者更准确地说,从事件第一次被语言化以便于汇报的那一刻起,其唯一的存在方式只有语言了。这就是历史的所谓起源,也是叙事的起源。」对于社会科学家思考如何「呈现」世界,打开了无数的大门。09-24
  • 虫虫
    安德烈·布林克的分析完全从文本出发,有意割裂作品与作者、时代背景之间的联系,侧重于对语言和叙事手法的研究,讨论形式远大于内容,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运用的是英美新批评以及结构、解构主义的方法。对《包法利夫人》《百年孤独》这些文本的研究重要性毋庸置疑,没想到《米德尔马契》也能挖掘出如此之多的信息。 长期以来,人们以为是现代主义,尤其以为是后现代主义的典型特征的东西,其实只是数世纪以来小说发展史上的一个历史悠久、充满探索精神的传统而已。这一传统决不是一个线性发展过程。因为,正如我将试图阐明的那样,后现代主义就像一条企图吞食自己尾巴的蛇,它总是游戏嘲讽般地、半严肃半开玩笑般地试图回到自己那貌似天真的时代。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