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阿狸狸啦啦啦
    学院派的陈峰教授对通俗作品信手拈来呀03-22
  • mo mo
    感觉在细细碎碎的讲故事,看着看着就没耐心了,01-06
  • 审视与反思
    这号称是第一本研究宋代崇文抑武政策的专著水平未免太过于低下,仅仅停留在讲故事的层面上。不过是将北宋各朝对武将的抑制的事例进行讲解,对文献的引用也更近似于通俗读物。对于宋代崇文抑武的原因的归类也仅仅停留在皇帝对武将的警惕,制度层面的原因与文化的转向都没有深入探讨。宋代崇文抑武政策在具体的制度层面是如何体现的?这些作者都没有进行解答,仅仅是虚构出文官集团与武将的对立,塑造出文官对武将的打压,而丝毫没有从宋代制度的层面上反思。11-26
  • 长征7号
    北宋实行“崇文抑武”国策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不仅体现于宋朝在对外关系中始终处于弱势,更体现在内部政治运作中文武关系严重失调,导致杨业、陈尧咨、王德用、张亢、柳开、种世衡、狄青、王韶等人的悲剧命运,而这些有血有肉的案例又折射出北宋立国基础的脆弱,最终导致繁荣的北宋悲哀落幕。04-19
  • 今天读史料了吗
    文武关心视角下的北送政治史,其实挺无聊的。不可否认作者学养很好,但是无论是史料运用,观念视角还是概念运用上都仍然陈旧。再次想起李立对宋制研究的批评,确为的论04-20
  • 启风
    这书比较奇怪,说是讨论问题,内容就是一个个武将的故事;说是讲故事,好像又要表达什么04-22
  • sindwerra
    纯科普书,跟所有宋代科普流水账作品一样的毛病:元祐更化之后过了大概两年就是靖康之变了03-08
  • 不见来时伴
    论述的着力点有些分散,没有进行更为细腻的展开。04-11
  • andgoal
    用通俗的笔触和史事揭示了北宋崇文抑武的手段,归纳起来就是降低武官地位,重用听话的庸才,加以众多掣肘,良将有功不赏,最终的结果就是有志之士敛志,有才之人藏拙。06-17
  • 当时明月
    秦制下,军人不知为何而战,当然毫无战斗力。太祖得位不正,太宗又得位不正,此为程序正义问题;从武夫当国转为扬文抑武,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不考虑平衡稳健;赏罚不明,临阵脱逃见死不救(即便不救皇帝本尊)居然可以平安着陆,说到底是只要奴才不要人才,是“失期者当斩”的严刑峻法的另一侧极端;从高层领导到中高层执行者,广泛歧视武士,不问事实严厉打击临阵变法的有为将领;历经檀渊、西夏、女真人城下之盟,危机缓解立即故态复萌,文恬武嬉,最后居然相信郭京这个江湖术士,不亡,天理不容。可怜千百万人、千百万家庭陪葬,嗟乎,只有民主宪政,方为解决方案04-18
  • 兵部侍郎千夏
    叙述方式和“王朝的终结丛书”差不多,都是纪实类文学作品,内容特别通俗,主要以叙述为主,没有相当的分析和研究,不算很枯燥的历史研究作品宋朝军事史说实话看的也是憋屈,和清末民初有的一拼,我觉得辽金乃至西夏都能灭宋。讲道理,军事技术这一块宋朝还是非常先进的,无奈人不行。自宋之后文能持笔武能领军、出将入相的传统被废弃,真就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极端到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功绩不如一个状元之衔,没办法,对我大宋来说,前者是天方夜谭,后者还是有可能的。别的不说就说宋真宗仅凭一己之力就把泰山封禅这一极其重要的庆祝活动给搞臭了,唯一一个和军事胜利没关系的皇帝,反而还因为城下之盟而封禅,假祥瑞、贿大臣,古往今来无出其右。不过也能看出,声势浩大的庆典确实能够掩盖黑暗的真实。和现在差不多,没人在乎国防,用诗书就能退敌08-29
  • 雲外憧憬
    “崇文抑武”这四个字被研究宋史的学者们翻来覆去都快讲稀烂了(有的学者尤其靠这个吃饭),而这说到底其实就是宋朝建立后必将进行的政冶转型,在宋初几代君王中,太宗是带头人,真宗是关键人物,仁宗及其后来的君王是承受后果者,到了南宋一朝情形又不一样了,可这早就不在这本书的探讨范围之内。06-24
  • 自太祖太宗起,前半部分较为详实,至神哲徽钦四朝开始篇幅累减,不知何故。其中关于文臣转武职的悲哀末路、以及武职转文臣的卑微无奈的论述,颇有启发。04-18
  • 小人精
    前半部分还可以,后半部分就是罗列,谁,叫什么,什么生平,仁宗朝,列了个遍,这叫啥啊……09-20
  • 波洛
    不似别的历史专著详细分析,更像一本通史大量讲述人臣的故事,也可以说只有故事…看的倒是很明白,北宋重文抑武从太祖担心他人模仿自己起,并成为祖宗之法,只是不明白文官都是饱读诗书之人古籍中建功立业的选择性不看吗?还是说当时的制度选出来的都是纯书生,而这又没有系统说明,所以看完有点意犹未尽。03-20
  • 明宪
    三星吧,科普读物,论述简单04-11
  • 纳豆
    北宋立国一百六十余年,为防止五代以来武将坐大,无不采取“将从中御”、“天子阵图”等方式控制、防备武将。同时将武人的地位降到历史最低水平。作者抛开宋代宫廷政治史而从太祖至徽宗各朝的武将生平为主要论述,武略人才其实不胜枚举,但在这种制度之下,有人几起几浮、有人抑郁至死,也有人累于案牍,庸碌一生,其中杨业、杨延昭、狄青、王韶、种世衡等事迹写得最为引人入胜。崇文抑武这一核心治国方略除了在神宗朝变法时略整武备之外,历朝武将无不都是一系列悲剧人物,也注定最后北宋会以悲剧灭国。06-27
  • 想像你一样优秀
    好久没有读到这么好的历史书了。这是一本关于宋朝的书籍,让我对宋朝有了很多认识还有兴趣!陈峰先生值得五星[拳头]07-21
  • 桑者闲闲
    自古以来,一切地位财富的获得都有赖于战场上的功业大小所决定。至赵匡胤建立北宋后,为了防止武官在发动陈桥兵变,夺走他的皇权。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将兵权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同时实行崇文抑武的国策,建立新的北宋兵制。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