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rei
    理清了弥勒信仰与弥陀信仰,以及净土宗的演变。02-06
  • 神经浪游者
    谈论宗教的观念,过于西化和基督教尺度,以彼衡此,很容易引发误会。至少是不严谨的。08-30
  • 三清喵
    白莲教与宋元时期的资料搜集相当丰富,学术回顾亦比较充分。11-21
  • Fal Conde
    12世纪的儒释道都在寻找自家的新出路,儒产生了理学,道产生了全真,而衍生于净土宗的白莲教,则是佛教在重整自家基层组织力和号召力上的一种突破。宋末的改朝换代并没有伤害到白莲教的根基,但向北的传播,却不可避免让其沾染上了浓郁的邪魅和帮会色彩,原先在东南山区与正统佛教争夺信徒的游戏,至此被转化为与摩尼之类同流合污,演变成了近古华北民间信仰的基石,后来明代的“罗教”也经历了这样一种一路向北的流变,而天理教和义和团,则是其一脉相承的最终果实03-05
  • 百里映雪
    文笔简练优美是长处,涂尔干韦伯出现次数多了点,虽名为白莲教与下层社会,但着墨于白莲教与摩尼教、弥勒、净土等概念颇深。07-11
  • Inglourious B
    弥勒作为未来佛,对光明的信仰,白衣的象征。唐朝摩尼教传入,二宗(明/暗)三际(过去未来现在)。吃素是源于光明因子在植物中更多。白莲教于南宋绍兴三年(1133)年由茅子元创建。吃素是源于佛教中不杀生的概念。这本书也给了很好的关于弥勒和弥陀的阐述,涂尔干和韦伯接二连三地被提及。要是最后能再有个有力地综述就好了。//世俗化到每天苦念佛名就可以进入乐土,也是机智,千百年来这种功利性也是没变过。11-04
  • JUNWK1334
    感觉是篇博士论文……作者认为中国宗教在上层社会中只是陶冶情操,在下层社会则是心灵寄托,二者截然不同,但实际上没有给出太多对比。另外对白莲教的阐释感觉都是前人研究资料的搜集整理,没有太多新意……而且我可烦言必称涂尔干,感觉就跟文革时喊毛选口号似的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