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木下天一郎
    20年代的革命文学经常被理解为革命政治的附庸或其产品,但程凯认为革命文化是新文化运动自身限度与危机催生出的产物,它有相对独立的讨论空间,与革命政治相辅相成。新文化思想革命的失败(五卅、三·一八)加剧了20年代知识青年的政治化,而1928年大革命的失败、政治对知识分子的排斥又恰好促成了30年代革命文化的讨论与展开。政治与文化间构成一种张力,在文化的内部,为革命而放弃个性的创作、为个体的自由而加入革命、革命文化与无产阶级文化、配合政治与坚持理论斗争(留声机的隐喻)等左翼文学内部的命题之间也构成了一种张力,30年的文化革命不止在配合政治革命,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反思、批判(如鲁迅)。20年代的革命文化不止是革命意识形态的文化,同样也是以革命的精神创造新文化的过程,这一点又接续了五四的方式与精神03-15
  • 杨梅烧酒
    政治的内容压过了文学,读起来很费劲。11-19
  • 万古忠义李秀成
    博士论文凑字数的痕迹还是有的,再精简一些就好了,现在已经对这种理论研究没什么兴趣了,对革命文学诞生的背景说得也比较明白了,但还是绕不过去托洛茨基这个坎儿,像这种政治幼稚的人并没有那么高明,反而是革命的阻碍,当时好多人也承认这一点。另外,并不是程凯发现了武汉的重要,斯大林27年的《关于中国》里就说过,可见今人之偏。09-12
  • 懒兔的兔
    “革命文学”相当难做,作者能在纷繁的历史人事材料中梳理出清晰的结构,又不失绵密的分析,尤为难能可贵。“思想革命之再起”“广州事情”“武汉国民党左翼政府”“鲁迅硬译”等章节,很见功力。另外,作者的两个贯穿的思路值得重视:一是把革命文学置于五四的延长线及其内部危机中,而不仅仅是对后者的反拨或超越。二是文化/文学与政治的关系,在中国这可能是一个要始终思考下去的问题。05-23
  • 香葱同学
    革命的真正张力,是不断变革意义上的那个五四之“革命”与共产主义目的论的“革命”之间的张力。本书提出,第一种“革命”的危机导致了第二种“革命”捕获了年轻人。鲁迅的丰富性也恰在其中。另外一条线索就是“革命”方式的改变。02-11
  • Aliensong
    十年磨一剑,拓展左翼研究的深度与切入点,个人以为会改变整个左翼研究的的或重史不重论、或论无史证的局面。09-17
  • Tto
    t。读完一遍迅速读第二遍收获更大。07-13
  • 竹仔
    精心之作。老话题讲出了好故事!09-11
  • 花蘑
    史论扎实,视角敏锐,武汉时期和革命文学论争部分尤为有启发。一点话题外的想法:书里提到建国后有关革命文艺论争的学术史经历了如何如何的建构和叠变,似乎是想扬弃地探索出一个公允的讨论框架。然程凯用精到的史家笔法写文学青年大迁徙,文学与革命部分有几段学理分疏甚为黑格尔,最后讲鲁迅用的又是传统鲁迅研究的微妙而举重若轻的语调,同一个作者面对不同研究对象的各异写作姿态事实上微缩了文学史的几种写法。(重写文学史之重写的有效性是有限度的。)04-20
  • ByChristy
    不依赖任何现成的理论和预设的框架,所有冗杂的材料性的叙述都化为深不可测的地下工作,直接展现密不透风的思辨的动态图景,每一个段落的分析都保持着满弓的警觉,没有可以掉十年都不秃的发量,不要尝试这种写作05-27
  • 王璞一零一
    以前看过博士论文的版本并多次引用过。看了得引新版了。终于出来了。10-02
  • 咸鹅
    “大革命”前后,从新文化运动到左联的转换期,扭结在政治与文学间的问题,史论结合得漂亮,推荐。03-27
  • 小羽贯众
    分析绵密,有思想的穿透力,读后颇受震动01-10
  • 凌云一寸心
    感觉各章水平差别比较大。前面几章材料的梳理细致,非常不容易。可惜的是有点流于罗列,分析深度有点欠缺,对研究对象的评述较浅。每章涉及许多不同时段或同一时段不同人的不同观点,限制了材料分析的推进深度,且因为整体把握能力不足而显得有些散乱了。后面逐渐围绕一个具体问题(“硬译”“小资产阶级文艺”等)仔细去写,反而做得更加出色,但这样或许又减弱了前面几章的一个极其可贵的地方,那就是打通思想史和政治史、革命史的隔阂,真正在“革命史与文学(观念)史”的互通视角下研究“革命与文学”(或许还有政治)。讲透革命与文学之间的张力,除了对大量材料的掌握,或许还需要更高的理论水平。深觉思想史不好做。我个人比较欣赏后三章的作法。12-13
  • 小城鱼太郎
    扎实好看,时见精妙之论,以崭新角度对一些著名议题实现了巧妙整合,比如周氏兄弟思想异同,女师大事件,鲁梁“硬译”之争等。可在一些最为关键的问题的论述上,似乎没能够从“竹内好-丸山昇”框架走出太远。这本书出,“革命文学”真的就被做尽了吗?04-25
  • 海阔天空祝沽笙
    其实我个人对于革命文学的相关话题向来兴趣不大,但我还是想给程凯师兄这本大作以较高的评价,因为在整个现代文学版图里,这一块毕竟不能轻易回避,也需要论者用史家的眼光去认真梳理。在此前受政治挂帅的决定性影响,此后又因左翼思潮饱受质疑而明显被主流学界边缘化的情况下,革命文学思想就成了现代文学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却也因此给今天的研究者留下了宽广的重新思考、定位、再阐释的空间,程凯师兄正是抓住了这样的关键地带展开深入的再探讨,其论虽对我现阶段的研究并无直接助益,却依旧能给我不少启发。典型的一例是他对于"武汉时期"重要意义的再发现,凡此种种不必枚举。06-09
  • 砂丁
    堪稱完美與典範。啥都不說了,十五星推薦!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