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fangmily
    整合了一些医学和社会学理论,感觉知道了一些,但有达不到理解的层面…04-22
  • 霹雳大卡拉
    翻译得真是太烂,很多名词翻译的莫名其妙,得看着英文原词才能读懂。很多地方甚至不如谷歌翻译。02-18
  • 青峰怜子
    我完全尊重脑科学家们的努力,向他们致敬。由于本人是个脑科学外行,我在这里仅仅想提出这样几个阅读过程中的疑惑点:书中所言的“意识”来源毫无疑问是产生于大脑的内部结构交互的,那么,这样一种脑科学要如何解释“意识”这一宽泛概念中的社会因素呢?难道个体“意识”的产生跟其所在的社会就没有丝毫关系吗?难道科学跟人文的分歧在社会领域就不存在吗?仅仅通过把“意识”吸纳入人体器官——大脑之中,认为其是一个个体生命周期内的运作的选择系统,真的能达到神经达尔文主义的目标吗?03-31
  • 坚毅
    1丘脑皮质系统中折返连接的出现,使处理奖惩的前记忆系统和针对感知的皮质系统连接起来,意识得以出现、个体辨识能力极大增强。大脑损伤后折返机制受损,大脑内部无法开碰头会,信息不能有效综合,决策只能乱做。2科学意味着质疑,但是可检验的质疑。科学是借助于可证真理的想象。3如果说科学关注相似和定律,历史则关注独一无二的事件和差异。4选择性系统不是根据最终需识别对象的信息进行构建,而是通过选择性变体的差异放大对它们进行响应。要响应大范围信号,模糊和不确定性是必要的代价-个体必须在特异性和广度之间进行妥协。5人工意识可能不需要和大脑一样的生物化学成分,但也不能仅是一套程序。通过在回路结构上模仿大脑,设备已能够进行条件判断,感知辨别,情景记忆。人工意识可能不必有生命。06-06
  • Wong
    心情沮丧时候读科学书目及其解压08-23
  • 巴门尼德
    还是太精练,对于非神经科学专业的需要读个三五遍10-13
  • greatabel
    生物学家对智能各种猜想完全就是主观猜想,验证和实验都很牵强,算科学很勉强12-18
  • 晴雯
    作者好会写,读起来好舒服。不过笔法太好 完全分不清这是诺贝尔奖还是豆瓣民科10-25
  • Ryan广胜
    关于基于脑的认知科学的一本书,内容涵盖了生物、哲学、心理等,可见作者深厚功力。翻译很烂,减一分!02-05
  • 从太初到永远
    神经达尔文主义╭(╯ε╰)╮12-08
  • 这欢愉太理想
    从免疫系统抗体的选择延伸到人脑的选择机制,并因此思考而诞生了神经达尔文主义,很有意思,但翻译实在太差11-17
  • 秀逗君
    本来计划这本书是21年读的最后一本,结果豆瓣又是早早的更新了年度读书情况,变成了2022年的第一本书,怎么评价这本书呢,挺难读懂的,大概说几点吧:1、科学和人文的割裂不应当那么深,理性和感性的分领在脑科学中没有依据。2、人工智能不现实。3、折返是最重要的。4、语言的诞生很早,在脑结构中已有了证据。翻译确实不太好,比如这个《第二自然》的题目在原文中升华不出来,我愿意认为是译者也没理解,所以翻译的文不对题。01-02
  • 黑毛毬
    从脑科学的哲学背景到脑科学的解剖基础。从形而上学到唯物主义。02-26
  • 方子戫
    四星半。神经达尔文主义的宣言书。一些观点可能比较折中,但大部分观点应该是可以经受科学检验的。关于人工智能的看法个人表示赞同。06-19
  • Ubik
    2019年316本:意识 大脑 思维,每个论题拿出来都够开一门课的,这本小书也是从互相连接上提了自己的观点。second nature我的论证路线与他的不同,可以说他停留在皮肤和感官层面。而我是通过考虑范围更广泛的交互——大脑、身体和环境之间的互动——来处理这个问题。我相信不管如何,理解意识的基础是极为重要的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