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Jerry
    利用了很多考古成果,针对有争议的部分罗列各家说法,对于进一步阅读很有帮助。书中涉及太多音译的名称,断句有困难。。06-04
  • Yeoman
    关于拓跋鲜卑祖源,博采众家,条分缕析,奠定进一步深入基础。略言之,源出东胡系,自兴安岭北部南迁呼伦湖,与北匈奴一部融合,拓跋一名,或即父鲜卑母匈奴之谓。经檀石槐大联盟时期,入漠南,至于代,介入晋末中土纷争。04-14
  • sun
    读的挺舒服,启发很大06-28
  • 亓雨
    183页“秃发”误成“躲避发”这一本书的主要内容就够我读完《魏书·序记一》,这下不得不感谢张老师了06-08
  • tangrikhan
    结合史料和考古资料尽力分析了01-28
  • 欧罗巴流浪者
    研究了拓跋三分、猗㐌改葬、新旧之争、代国社会性质、祁氏当国、与铁弗关系、苻坚灭代、拓跋珪早年经历、鲜卑民族等问题12-22
  • Lize Helesta
    从南迁到代国灭亡前的拓跋鲜卑史,历史学与考古学证据相结合,尽可能地对拓跋部的来源、发展做出了分析和解释。各注中对前人研究总结相当全面了。02-08
  • 叫我妖而不孽
    扎实!然后Marginnote看PDF果然是利器!买了三年才看了三四本书,惭愧惭愧!但一本布尔迪厄一本这个总算已经值回票价。05-17
  • nikkiww
    内容上感觉不如《拓跋史探》与《北魏平城时代》,但是胜在全面系统性,第一本读起来很有意思,希望有机会能够看完全集03-10
  • 无明
    在后来的书北魏政治史研究多见过了12-28
  • 雨浸中东
    09年的书,只印了2000套,如今仍能以平价购得,“且喜且怜之”。04-30
  • 院丸嗣
    共四章,第一章传说时代讲拓跋部从大兴安岭向漠南草原迁徙的历史,这部分的考证比我之前看的书都详细,可以作为了解嘎仙洞的详细资料;第二章讲从拓跋力微(220-277)到三部分立时期(278-307)的事情,这部分可以结合田余庆《拓跋史探》来看,尤其是关于“诘汾皇帝无妇家,力微皇帝无舅家”的分析,我更信服田氏的理论;第三章代国时代(308-376),分穆帝猗卢(307-316)、平文帝郁律(317-337)和昭成帝什翼犍(317-337)三部分,郁律之死与桓帝祁后有关,我偏田氏,不过祁氏是否出身广宁乌桓与昭成帝母是否为乌桓这本书的疑惑很有道理。然后代国灭亡之后李凭《北魏平城时代》认为拓跋珪曾南迁,看过田氏理论和这本书之后,不信。 另外探讨了“可汗”称号的出现时间,还有“莫弗”的含义。11-21
  • 晋陵小镇青年
    粗略浏览,对拓拔部早期历史的梳理,有些令人头大。01-12
  • Covfefe
    北魏政治史第一本,北魏公元386年建国之前的历史。可能为东胡人的后裔,可能是从漠北贝加尔湖一点点往南迁徙,到漠南,最后到达中原边界的代,其间与匈奴人及另外草原民族有混血。草原的部落那么多,能进入中原立足的却不多。很喜欢本书的考据功底和叙事节奏,穿插一些专题,这才是真正的历史研究啊10-20
  • 冻冻
    正在读第一张,作者引用了大量考古、文献资料,将多位学者的结论都一一分析,做学问能这样旁征博引我非常佩服,这样的好书不知道以后会不会成为珍品。01-10
  • 寒鲲
    全面梳理了拓跋鲜卑的迁徙史、拓跋鲜卑在代北地区的割据史以及拓跋部的种属问题。清晰明了、全面详实,读来大有帮助。07-26
  • 亢龙无悔
    难得的著作,佩服,不过北魏初期历史很是诡异,第一卷仍然显得有些为难,07-29
  • 弦歌
    四郎推荐。精品,一读之下。惊为天人。在如今经济社会还有人静心治学。值得钦佩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