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TellMeY
    缓解焦虑的另外一种新思路,感觉比认知疗法更通透07-25
  • 清风effle
    本书是一本很有用的,实用性和适用性都很强的科普读物,作者的核心观点是要告诉我们,焦虑不可怕,有焦虑不是病,适度的焦虑可以使我们更强大,学会利用焦虑,学会控制焦虑,学会击破焦虑,学会让生活变得阳光起来。06-08
  • 腐尔萌斯
    不知道为什么它在开头会扯上认知治疗。。。读完觉得它更加偏行为主义那边惹。。。06-07
  • 慕闲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会想起一个故事,杞人忧天。担忧是错的吗?不是,这是正常的,错的是一旦开始就没有终止的担忧,长时间的担忧就会导致焦虑产生。事了即毕,已经过去了再多想也是无益,反而会影响自己的心态,关注当下,不纠结于过去,才是正确的做法。05-19
  • fulinlei
    本书介绍了焦虑是如何阻碍我们过上美好生活的,以及我们可以通过学会新的策略来克服焦虑并且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我们应该更好的体验生活,而不是活在焦虑之中。05-19
  • 时晔
    这本书和之前看过的其他心理类书籍不同,读来有种轻快的感觉,不会带来心理压力。05-17
  • Ove
    我:医生,我有广泛焦虑症,每天很多想法,很痛苦。医生:那你别想就好了,那些想法都是正常的无害的,忽略它们。完全把病情简单化了,分离注意力和分散注意力有什么不一样呀,问题它还在那啊。如果我有理智可以控制,那我怎么会焦虑。嗯??一本将近10万字书,精简下来2万字完完全全可以讲明白。这种阅读过程很煎熬,就好像出了100道题,但是答案都是一个,你套它公式就好使。这是何必呢,不凑9万字不能出书吗,越想越气的一本书。08-24
  • Momo
    和抑郁那一本是姊妹篇,理论都差不多。就是停止投入过多精力在焦虑上。10-10
  • momo
    元认知,即对认知的认知,是我很喜欢的一个心理学概念。如果说认知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过程,是动物皆有的,那么元认知作为一个升维的认知,代表着正是人类独有的最高智力。它意味着,我们认识到了我们的确永远不可能客观地认知事物,但我们可以去认识这个认知过程本身。说回元认知治疗,其实某种程度而言,其核心思想基本就是ACT中认知解离,只是丰富了概念的内涵,扩展了治疗方法。当然再追根溯源,认知解离也源于正念,所以MCT、ACT都被归为基于正念的CBT第三代浪潮。书的结构和内容都总体还算不错,不过因为是自助书籍,没有讲太多深入的理论概念,车轱辘话也有些多。但我不赞同本书作者认为CBT和MCT相互矛盾、建议不要同时阅读的说法,实际上两者可以也应该进行整合。总之感谢这本书为我打开了元认知疗法的大门。09-30
  • 跟真的似的
    元认知的意思是:面对焦虑和担忧,不要对抗,不要想办法解决或者逃避,而要降低它们的重要性,正常的与之共处。因为人一天要产生超过7万种想法,产生担忧和焦虑的想法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想要解决往往加剧了问题。当焦虑和担忧的想法出现,要限定额度,与之共处,将自我向外延展到具体生活活动中,而非向内局限和专注在思维中。我自己的想法是,过去在于描述的方式,而未来在缓慢的展开,不论过去和未来都可以被不断重新定义,糟糕的事情或者心情来了,让它们先等一等,然后继续热情的投入到生活中更重要的点点滴滴中。08-02
  • 遊憂
    一言以蔽之 就是 别想11-25
  • 子不语
    没有特别深入把理论讲清楚,模型还行。01-11
  • 此账号是狗
    跟抑郁那本底层逻辑结构原理都差不多,只是切入角度不同。焦虑主要是由担忧导致的,抑郁是因为反刍,所以本书的中心就是:把担忧集中到反刍时间。这里居然没讲老虎练习有点遗憾,虽然我要练习更可能是兔子练习或者橘猫练习。10-12
  • Hades
    写得很乱,零碎。很多病人的例子,感覺与現實中遇到磨难走不出的人,完全是两码事:很多案例的焦慮是沒事乱想事,現實中很多有问題的人,本身就背負著很多解不开的痛苦事,所以才焦慮才抑郁。教人走出来方法,流程,很零碎不够系統。虽然有一些新观点,但本质上分離注意,跟逃避,跟分散注意力 等之間的区別沒说明白。面对焦慮情緒,作者的办法是,让它在那,愛理不理。10-28
  • 默小奥
    总的来说这本书对我还是有一定启发,其核心价值是它让我第一次意识到了焦虑让我付出的代价是什么:因瓜分走我的注意力,从而影响到我生活的方方面面(有道理)。说白了书中所谓的疗法就是live with it,就像接受我们自身的不完美一般接受内心的焦虑,让它作为背景音嗡嗡嗡嗡地持续作响,但只要我们focus的点在其他地方,就不会被它影响,正如我们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存在的噪音那般。emmmm...从逻辑上来说暂时没有漏洞,live with it since life always sucks!扣一星是因为后半本的案例对我来说实属啰嗦,意义不大,这貌似也是这类书的通病。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