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W.elly
    讲故事的style而不是分析商业模式的视角、不过很有感触。Zipcar的模式印象最深刻。02-14
  • 听布鲁斯的bear
    不断被抛砖的过程...03-18
  • 渣小支
    翻译似乎没有提现出这本书的伟大12-16
  • Typedef
    做产品的人可以读读,能获得如何做产品的灵感。09-04
  • 強子機器劉威廉
    这本以“需求”为名的书,掐中了那些苦于寻找甚至想创造需求的人的脉搏,值得肯定的是这本书从全篇来看回答了这个问题,而且很有力量“每一个无法得到满足的抱怨背后都蕴含着一个需求”,这就好了,想挣钱么,那就把抱怨消灭吧,第二,这本书的案例用翻译的话来说就是挺新的,而且大多原创,这为看惯了东拼西凑出版物的人来说讲述了新颖的故事,并且这些成功的故事的盈利模型很多在国内都没有被克隆,故,想赚钱,就去抄吧,须知卓越的艺术家是剽窃的,第三,说一下此类读物的缺点,与国情有点差距,所以应用需谨慎,不学究,见招拆招才是要诀;作者写书的脉络不是很明晰,所以看完了全书,还要看看背后译者给我们理的“思维脉络”,总的来说隔期给自己“洗洗脑”,也就花40来块钱,一个下午,而且又不长肉,但长见识,这样的过程还是不错的,三星07-28
  • 三二
    有一些不错的详细的产品案例。11-21
  • 泰格老虎
    SONY做工还是比KINDLE这山寨好多了。06-08
  • 垃圾书,湛卢文化一直是一家垃圾出版机构07-14
  • 泊也
    这本书给出了不少商业案例,但在解释需求的分析方面还是有点太简单粗暴了,说到案例之中成功企业的成功之处时,有点不太客观。从中我也了解到关于雀巢、Pret、Zipcar等等企业的优点,尤其是CareMore对于IT技术在医疗保健中的应用和Netflix人员设计出180款信封的精益求精,对我来说还是很发人深省的。11-01
  • 阿德
    以“人”为中心,解决客户问题而非满足需求,定义麻烦地图,调动情感诉求,需求激发力,45%精进曲线,目标用户去平均化,用数据说话。11-22
  • star
    断断续续读完,整本都在讲“如何洞察用户需求”,有不少有意思的地方。不过不是很喜欢作者的内容顺序安排,感觉是为了制造更多的噱头。“找到精准用户群体->找到他们的麻烦->找到自身的价值->超越他们的惯性->与他们建立情感联系->不断迭代进步”可能更符合一个产品从无到有到发展壮大的过程。01-21
  • 卤鸡
    这本书的问题在于,作者采用了一种历史主义的上帝视角去评价这些他认为成功的公司,如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看上去毫无破绽无比正确,实际上却绝无任何用途。这种方法论注定了它只能用于解释而不能用于预测。有趣的是,作者在2011年文中还大赞诺基亚的ovi,仿佛它能够打败苹果。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