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春暖花开,我们去坐火车。03-11
  • 黄西蒙
    制度史与政治文化形态下的铁路发展观察03-10
  • 朱颐钊
    讲近代中国铁路史,颇为生动,尤详于民国时期。几点印象深刻之处:第一,与今日不同,客运为铁路收入之主要来源,低等级客票如三等座、四等座为客运收入之主要来源。第二,至1913年,徐州府城竟无可与铁路旅行相匹配的住宿条件,故铁路方乃在站内提供卧铺车供过夜旅客休息,并作为广告加以宣传。第三,「行李」「包裹」之区别,以及许多今日铁路制度之渊源,皆可推至其本。第四,如明清之运河船工,民国时之铁路员工似亦有成立帮会之趋势。第五,日本侵略时代,对铁路技术工人之培养可称专业。不过,有多处本应翻译成「单线」的地方翻译成了「单轨」,实属不应该。03-10
  • 阿元聊历史
    书中对铁路的叙述,大致保持着一种较宏观的视角,这与其描述的对象是相切合的:通过宏观叙事来描述一个宏大的系统,通过对组织机构的运转出发,研究其主干下的各个分叉——技术、管理、观念、经济……但在宏大的视角之外,亦有一些从个体的微观视角出发的叙述。如第七章中,通过与铁道兵样宝清的访谈,对新中国早期的铁路建设进行了描绘。02-29
  • 普鲁士蓝
    略水,但不管怎么说铁路可以作为任何一个国家的“隐喻”。02-21
  • 苏简_
    铁路作为一个西方技术引进中国,在还是农业社会中带入了西方文明观念,对沿线地区带来不小冲击。随后的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国共内战破坏了铁路的现存状态与发展,但作为一种交通方式,已经开始影响中国人。10-20
  • 小叶子
    作者写得满放松的,是一个不错的节奏。在客车要求人民守时作为一种纪律与道德的部分感到一种略不严肃的社会的进步,原来这么正常公认的纪律,过去是通过架设在火车站的大时钟去完成它的教育工作的。社会的规则、制度、工具与科技一直在前进,而人则未必。10-18
  • G-u-oyz
    材料真的很散看得出写的不容易,不过很多东西点一下点一下总是太浅01-13
  • 长日将尽
    百年铁路发展史,浅显空泛易读,有流水账之感12-11
  • 朵朵小时候
    还是很有一些有趣的关注点,比如“运送旅客,传播观念”一章,是的,物质运输也是观念运输。p338其实可以展开分析某年免费运输的前因后果。01-05
  • 本因坊秀智
    略为失望的一本,只是平淡叙述,对于铁路对中国社会的深层影响的论述欠缺力度。12-01
  • crusader
    读晚了,真是句句精彩。很多是我苦苦思索却不知如何概念化的历史发现。作者对铁路局与铁道部对研究的礼貌性不配合的记述真的令人唏嘘。12-17
  • 大学南路凉拌菜
    作为铁路爱好者可以读得津津有味,但就其研究本身还是太空泛浅显了10-26
  • 有所不为必有为
    里面有几个点我以前没有想过。一个是津浦铁路两头被掐。徐州注定是很难守。另一个就是游击队那一部分了。不过的确是有些内容不够细不够深。02-09
  • 水草
    1.中国各层级的铁路系统都经历了理性的科层化和集中化过程。2.但行政领域单位(区域铁路局则保留了充分的自主权)中国铁路的机构发展从很多方面代表了社会、政治和经济领域的区域化过程。3.【是否是强机构弱国家?】铁路需要稳定(但不一定强有力)当前国家来支持,国家也需要依赖铁路来实现自己的政治与经济目标。4.现代性叙事(以及中国式现代化):铁路引入了西方的时间秩序、标准化的职业,随后又成为社会主义的价值观。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