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FI
    很不错 很有启发 是条可以探索的路08-03
  • 苏卿葵
    园林及园林的建筑是在世间的。“它踩着日常生活繁琐功利的一层达到风雅和乐的一层,怀有对往昔的眷恋、对生命的尊重、对四季转换的欣赏和留恋。”金秋野这句话大概是对园林内涵的最好总结吧。04-03
  • karwaii
    form和paradigm不能创新怎么办,扯一点外行看不懂的东西。这种个人趣味不提了,文章挺有启发性,终究来说浮于表面,举例的习作项目也是。04-08
  • 太多学生习作......08-03
  • 三藏-tang
    这些年一直模模糊糊地在画在电影在音乐和历史中如切片版往复,去三里屯突然看到这个,好像一下子印证了自己所做的一切11-15
  • 临渊羡迂
    学会了看画的方法以及 这本书侧重于法而不是画,后半本的画着实无聊。(作者似乎是王澍的迷弟…)11-27
  • 李一一
    全书最后,金秋野的跋总结得太好了,譬如“王欣的设计特重命名”(也是我的感受),“尽管这些作品带有某种唯美倾向,却能很微妙而精准地传达礼乐精神和中国人特有的情感表达与生命寄托”,以及“必须承认,跟中国语言一样,中国的建筑造型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抽象,以及通过抽象实现表现上的克制……”。我在看“如花观法十五则”时,会想起彼得艾森曼。前几章节王欣的写作有重复的地方,面对抒发情感的文字,我内心疑惑:难道他醉了?希望在中国建筑教育界能看到更多类似的集子。01-30
  • 吃鱼君
    讲座和公众号已经cover 了文字内容 序也看过 书店里翻了 噢原来是二年级学生作业集 07-17
  • 四三二
    草率的翻了一下。作者试图通过训练,让原本由经验驱动的一套东西变得可教。然而选取的角度,包括任务书的出发点都似乎使设计作业滑到一种舞台布景或是工艺品的角度。选取正轴测图的方式可以联想到海杜克,然而却并未让图像成为影响空间设计的要素。这一切的结果都使得训练变成了由抽取出的建筑语汇构建的,类似舞台布景的再现。可这终究不是建筑。01-06
  • 张可sonicnurse
    可信而不可尽信的文人建筑观11-09
  • HY
    五星给原创性,让人想起新先锋派的工作。“东方的几何”这个提法非常诱人。01-10
  • Kaka Yuan
    建筑该不该这么做不重要,这种训练本身就有意义。05-19
  • 多力多滋
    满足了热爱仿古的国人对建筑“表现”的期待,也可能会把一拨人的建筑审美带到仿古小情趣的沟里去。这和日本能够提炼出抽象的现代主义的建筑思考,背道而驰。和海杜克的建筑冥想也不在一个层级上。作者对自己的小趣味也没有反思的愿望。一切都那么平滑而漂亮,单薄又肤浅。对了,就像木心形容日本俳句一样。ps美院学生的画工不是盖的05-22
  • Holbein
    和《乌有园》建筑学装B姐妹套装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