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初一
    科技热潮下的冷思考。部分观点略偏激,但不乏深度。08-16
  • xxxzyx
    作者寄希望于互联网和高科技打破财务和阶层的边界,最后发现仍逃不出1%经济的牢笼,进而大肆批评,个人色彩略浓。这本书的可取之处在于,在大多数人狂欢之时,至少还有少数人在冷眼相看、冷静思考(且不管结论是否偏激)。03-03
  • Nolinger
    冷思考是好事,但是行文混乱,逻辑性不够,读起来挺吃力,并没有让人感觉有太多真知灼见,较为主观。05-17
  • rustytank
    网络爽文一样的看完了,看完后带来巨大的失落和恐惧感04-15
  • 十年一觉
    数字革命伤亡最惨重的就是多样性。10-16
  • lotuspowder
    你不了解科技,科技就会在不知不觉中碾压你。08-16
  • 寒草
    喋喋不休的胡言乱语,批判也要有点深度吧03-05
  • 石室嗜食诗士
    又一片新大陆,又一次萌动中的劫掠,又一位随行“传教士”的现场报道:狼来了、狼来了……你或许不想学开车,或许不打算买车,或许不打算拉货……但你可以先看看这本所讲的数字网络时代修路与致富的综观。“言辞应该狂野一些,因为他们是对教条主义死脑筋思想上的冲击。”(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 M. Keynes) 03-06
  • 柳兄willette
    主要还是从经济学角度看互联网所造成的冲击。但是从中国角度来看吧,无论是淘宝还是外卖平台的兴起,增加了多少就业岗位01-06
  • 张萌萌是也
    没有什么观点,只是针对性提了一些事例。历史的车轮无法倒退,但数字经济确实如飓风过境,对于传统工业来说遍地尸骸12-20
  • allan
    火车上读完,内容不够深入具体06-30
  • 夏天吹起小北风
    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到大数据到人工智能,在科技的裹挟下,有人成为风口,有人被时代抛弃。08-16
  • HungChing1982
    沒有太多論據的直觀批評,全靠作者個人經驗。12-17
  • 化瘀面面
    100年前,财富主要聚集在银行家、石油大亨手里,现在那些享受了科技红利的创始人、投资人成为新时代的银行家、石油大亨。时代在变,财富永远在1%手里。1%经济由此而来。成为不了1%,至少不能让阶级固化。08-07
  • 韬子@Tower
    写得没有《新黑暗时代》好,更像是作者在互联网经济时代的种种忧虑和反思的絮语,不厌其烦地重复自己的观点,就是互联网经济下的技术巨头崛起和信息/算法霸权的产生,实际上并没有让人类社会更好——作者把谷歌这个标榜"不作恶"的企业拉出来作为全文主要的挞伐对象,当然还包括亚马逊和脸书。技术进步是中性的,但究竟是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类社会,我们都需要永远保持一颗谨慎的乐观心。作者的担忧和反思是有理有据的,这正证了全书最为核心的那句话"人类塑造了技术工具,而技术工具又反过来影响了人类"。作者最后的结论章写得太弱,感觉是打不过就开始讲道理的那种气势,尤其是寄希望于这些技术巨头和资本玩家们的良心发现,在我看来作者无力的一厢情愿罢了。想起周轶君说,"你问都没问我就说要该改变世界,你谁啊,我同意了吗?"以上。28/9602-21
  • 晚上吃豆豆
    作为一个从业者都不明白这本书在说啥09-11
  • 落棋
    硅谷有世界上最成功的科技公司,也有世界上最多的流浪汉。机会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就看你会不会去抓住它。08-16
  • 申夏
    讲互联网的一本书,很多问题没讲透,只能说是抛砖引玉之作。“赢者通吃“是互联网的特征,但背后机制是什么,缺乏深度分析。另外,书名翻译不准确。聊可一读。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