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黄克思
    巴特的中国“脸谱”,易卜生、蒙克和布莱希特的中国镜像可读。第一、二编讲方法论,其实就是失语症和汉学主义的阴影,怎么克服?克服不了。05-18
  • 玢玢
    举例子的部分让思路变得清晰。01-11
  • 肖顽缨女士
    初学者友好 关于自我他者的理论功底很扎实惹09-22
  • 伊苓
    我为啥找这本书看来着哦,因为它在比较文学那个架子上又是美学课听说过无数次的周宪写的我感觉我和理论还是不太对盘,总觉得是在说废话orz更像是知识分子对现代中西方思想现状的反思与批判,对名家观点的梳理与总结,跟我原本理解的比较文学有点出入02-26
  • Mélancolie
    读了大部分,讲布莱希特和易卜生的那几章可以作为当代中国比较研究范式。04-21
  • 廿北
    还是比较扎实的~叙述风格也很容易接受01-11
  • Am.bedo
    总体比较浅 关于西方知识生产中的汉学主义有趣 德布雷知识分子论首次耳闻 但感觉用其代入中国语境分析问题还是有点牵强 其他没有很大亮点(补标)12-31
  • 卡列宁的微笑
    里面收录的《布莱希特的中国镜像》和《巴特的中国“脸谱”》还挺有趣。12-15
  • 哭之笑之
    先选读,反思福柯。我就羡慕大佬的自信,站得高看得远:伊格尔顿明确指出了意识形态的形成(亦即话语的形成),是通过“设置一套复杂话语手段”,正是经由这样的话语手段,原本是人为的、特定群体的和有争议的思想观念,就被看作是自然的、普遍的和必然如此的了。这种对意识形态的界定,与福柯话语形成的分析有颇多共同点,只不过在福柯那里称之为话语,而在伊格尔顿那里则称作意识形态而已。细究起来,福柯式话语论的内核是一种建构主义。从哲学上说,话语论信奉一种建构主义的认识论。人们的知识并非源于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观察和经验,而是源于科学家们所建构的科学话语,科学知识就是经由科学话语而被生产出来的。霍尔提出,身份认同的研究焦点不再是“我们是谁?”这类传统问题,而是转向了“我们会成为谁?”(翻完了,章章提霍尔……04-21
  • 一只大鱼
    笔调轻松,问题意识清晰,始终是在围绕自我-他者问题去思考,法国理论部分写的也很有趣,德布雷一章借《教师、作家、名流:现代法国知识分子》(Teachers,Writers,Celebrities:The Intellectuals of Modern France)一书“大学-出版社-大众媒介”分析系统反思中国知识分子与媒介的关联,很有启发。01-13
  • 北茴
    第三编和第四编的可读性比较强,徳布雷值得了解一下,福柯和巴特两篇写得很笼统,还是去读牛津通识出的《罗兰·巴特》《福柯》比较有用。对易卜生、蒙克和布莱希特与中国文学的比较研究很有价值,是一个研究模板,基本上融会贯通了第一、二编提出的理论思想。主要是从里面搜罗原著读,可以作为跨文化研究的入门书。像讲稿一样不断重复,不断强化,培养一种“比较”的理论思路。前两编搜罗了很多金句,以空间旅行的方式进行跨文化互动交流,视野变得开阔起来,一本文化快餐,琢磨其中的例子,实际局限性很大。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