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可怕的汪
    感觉上用了很多图像学的方法,将媒介与意识形态相连接,部分论文写的还蛮有意思的。11-28
  • 四喜丸子
    第二部分写得最好,触摸与游戏印象深刻11-08
  • Turnsole
    三篇方法论都将源头溯源自福柯式考古,但由强调与福柯考古(话语)的不同,是一种强调媒介物质性的媒介技术考古。第一篇将麦克卢汉的媒介环境学也包括在内,认为是媒介考古源流的一环,但还是麦克卢汉的媒介融合对人主体性改变,更高级些。剩下的几篇纯媒介技术的分析看得毫无兴致,一到纯技术分析就生理疲倦。01-24
  • 周游多吃点儿
    有破无立,破反而也无法证成。读罢和黄旦老师的判断基本一致,媒介和考古的内涵如果不明确的话,所谓松散的反建制书写也只是一盘散沙。草原真知子的选题最打人,但论得太薄了。我的趣味更偏向技术物件而非意义容器,还是逃不开技术哲学。12-25
  • 语丝
    索布切克在后记里说,媒介考古学的未学科化尤具辩证色彩。通读全书下来,发现未学科化的问题恐怕不是因为这些学者们对挑战历史建制的自发拥抱,而是他们过分欣喜地将方法当做了阐释,将历史视为了既定和必然。虽启发很大,但多半的理论笔墨用在了就事实论事实上,可惜。12-13
  • 云何不乐
    大概就是福柯加麦克卢汉了。论文集中,对我而言最有意思的,是《数字媒介考古:解读计算进程》,知道了世界第一个情书生成器也是由gay发明,斯特雷奇,图灵的同事——把的精力和才华挥霍在无聊的事情上,或许也算一种酷儿艺术吧,笑。话说我接近十年没读媒介研究的作品了,这学期选了门media study的课,reading太多读不完,发现其中一本有中文版就下载了,没想到主译居然是自己大学时的教授。02-05
  • 蓝色机器人
    三章分别对应方法、路径、意涵。第一章涉及精神分析学实在是难读,到第二章后逐渐开阔起来,源头仍然指向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关于电影和屏幕的那一章深受启发,最后涉及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多亏了之前学了一半的python才能读懂大部分…02-09
  • 方可平
    编者取向是往讨论时间性的层面走的……更偏齐林斯基的感觉,记忆、独异都作为高频关键词出现,现象学味比较浓,云遮雾绕。但还是偏重物质性的文章更清晰一些,也更好操作一些,提出的问题更明确。说到底是对考古学的两种定义方向不同所致。电影的可触摸性论文可作思路。清晰与噪音的问题。03-02
  • 大雄
    看的云里雾里,媒介考古学的实践是对媒介的历史追溯和描绘,媒介还不仅仅是交流的中介,而是一种技术实体、一种机器,甚至是虚拟的幻想的机器。但我想象的媒介考古是要纳入时代语境的。12-07
  • 历史小学生
    寻找一种新的进入方式。媒介物质性的基特勒,媒介变体学的齐林斯基,视觉主体性的克拉里,媒介作为文化技术的西格特。12-27
  • 杲杲
    最爱之一。怀念pasi与gs。06-01
  • 电子潮汐
    媒介考古学的几个维度还是挺清晰的。知识考古学的方法论源流,加电影研究/图像学/视觉研究。新媒介概念涉及屏幕/存储/编码/界面/噪音。一方面在基特勒的方向下进行物质主义和文化表征的对应分析,一方面是齐林斯基变体学的批判和麦克卢汉与权力关系考察。倒二篇从编程到德勒兹的机器很有代表性。喜欢几篇涉及追溯学科脉络的文章。但是讲精神分析和计算机硬件的内容读起来太痛苦了。03-31
  • Eco
    Media Archaeology 本质上跟图像学一样,都是一个新的学术增长点。新媒体研究需要重视对媒介历史的研究,本质上属于新历史研究。本书旨在对媒介研究的方法和路径进行定义和讨论。05-16
  • shichalo
    我们能不能先承认,媒介考古学的学术黑话嫌疑真的很重!论文集中的大部分文章并没有好好提出研究问题,在历史阐发的同时加入文化研究,感觉比较像是把“新方法”本身当成了“新发现”。整部书,第二部分的头两篇文章对我的触动是比较大的,一个是日本学者谈Baby Talkie,一个是谈屏幕的问题。除此之外其他文章我并不认为解决了任何问题。有些总括性的提法,也是似是而非。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