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读书
阅读
传说是天帝藏书的地方
首页
读书
人文社科
伯林传
举报
书名
伯林传
作者
叶礼庭
格式
AZW3,EPUB,MOBI
评分
9
ISBN书号
9787544779241
出版年
2019-10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页数
504
定价
88.00
装帧
精装
标签
社会
哲学
豆瓣评论
岩井俊七
“在这么多恐怖当中,我居然如此平静而幸福地活过来了,这一点是最让我吃惊的”——作为传记本书当然是精彩的,命运的宠儿,多重文化背景混合下的天才,不自觉的二十世纪重大事件甚至包括古巴导弹危机的见证者,可以打上tag:伯林和他光彩夺目的朋友们,政治上的巨大的影响力,在犹太人问题上他的愧疚,著名的狐狸与刺猬论,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也有点小八卦,比如他姗姗来迟的爱情;但是本书的一个问题是,“声音”来源相对比较单一,都是伯林自己写的作品之中的,大量内容有像是在“重读”之感,看伯林的书时最感人的时刻同样也是这本传记最感人的时刻,比如那次文章名字十分谦逊的与俄罗斯作家们的相遇,从这点来说,本书可能更适合想了解伯林但又并不计划读他的观念史研究论著等作品的读者
04-07
红朝杜少卿
伯林那种古典厚重的修辞文体,叶礼庭也有着出色的个性化模仿~西方伯林,中国胡适,都需要被重新阅读——尽管多年前我就以为他们过时了,这个时代时刻都显兵荒马乱的精神状况,总让人猝不及防,又令人陷入盲目乐观的自责中。伯林的私生活是奇怪的:40岁才开始性生活,被认为完全不适合结婚,找了好几个同事妻子作情妇,最后找了有三个孩子的富婆。传中说,婚后10年成为他一生中最富有创造力的时期之一,他本可以辞职过完此生的,因为这老婆有钱。哈哈哈。
01-24
tp021
在读到最后的章节,我的眼眶居然湿润了,目光反复徘徊在最后的文字上,仿佛不忍这位思想大师的离去。庆幸自己认识了这样一位自由主义的传奇,仿佛人生四十年的懵懂被拨开云雾,虽然对未来有了新的疑虑,但还是非常感激他,让我认识到怀疑主义也是一种值得考察的人生态度。以赛亚柏林,他的身上具有我认同的一切,他的一生展示了知道很多小事的狐狸也可以活的高尚而伟大,而不用必须把只知道一件大事的刺猬当成自己的枷锁。正因为人间的道德、价值和所谓真理不可完全通约,所以如何将消极自由作为社会政治的底线尤为重要。忍不住再次默念一遍最后的一句话:“在一个黑暗的世纪里,他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有才智的人的生活应该是什么样子:充满怀疑精神与讽刺意味,不偏不倚,并且无拘无束。”
07-05
Ezastmds
阅读过程中总会想起茨威格,相比于茨威格的“不知要奔向何方”,伯林则显得尤为幸运,但这种“幸存者的罪恶”则永远潜藏在生命的阴影之下,并外化于伯林多重身份的撕裂以及面对抉择时所处的道德困境。悲剧与选择、忧郁与雄辩、自由与多元,自里加出发的漫长旅途上,怯懦已逝,浪漫不死。全书最令人触动的便是帕斯捷尔纳克。“十年以后,当以赛亚回到佩列捷尔基诺的时候,帕斯捷尔纳克交给他一份手稿,并说愿意不计后果地在西方将其发表,他已经将自己所有的支吾其词抛到脑后,投身于一个单纯的挑战权威、展露天才的行动之中:那就是《日瓦戈医生》的创造”。不知毁灭,又怎知新生?
03-25
培真
“以赛亚终生都保持着一种只要他人具备其他一些优点作为弥补,对他们所持的具体观点就相对不太注意的度量”…“他希望自己认真但不要过于严肃,有趣而不至于给人以肤浅的印象”…“解放一个人就是要把他从各种障碍—偏见、暴政、歧视—当中解脱出来,去实现他自己的自由选择,而不是告诉他怎样去运用他的自由”…以赛亚平静而幸福地活过来了,高寿使他得以迎接苏共的垮台,晚年的一切,都让他感到了深切而宁静的满足…这是很好,很长的一生。ps.以赛亚和阿赫玛托娃在列宁格勒的长谈,代入感太强了,读起来热烈澎湃~~
04-04
李伟长
好的传记作家必须画出传主的精神地图,并找到地图形成的原因。伯林的犹太复国主义、身份归属的需求、对边缘人物的着迷、被视为外人的敏感。这些都可以从童年找到原因,幸亏没有过多的怨气。幸亏伯林的父亲将家从俄国搬去了伦敦。关于伯林与维特根斯坦的见面,在BBC的哲学谈话为他赢得了“讲台上的帕格尼尼”赞誉、与帕斯捷尔纳克的相处,以及与“国宝”诗人阿赫玛托娃止于礼的两次见面,都是大场面。
03-03
絕對自由少女
比起几年前看到伯林为马克思立传时的惊讶,叶礼庭为伯林立传却是一件意料之中的事——无论从立场到生活经历,二者都有相似之处。叶礼庭在后记中概括伯林:“他从来没有写过日记,也不愿意考虑自传的问题。他觉得专注于自身是一种无聊的行为,他的座右铭是‘在我身后任凭洪水滔天’……他的回答十分轻快:‘我的生活与我的观点是相反的…我相信所有选择都是痛苦的,而不是说选择对我个人而言是痛苦的。’”这或许就是我第一眼看伯林的著作便被他吸引的深层次原因——我们在对待人生的态度上是如此的相像,虽然我曾并现在也偶尔尝试摒弃这种态度。
10-13
庄禾
阿尔巴尼开头的描写非常有全男性英国特权机构的感觉hhh
06-27
小簟轻衾
喜欢,一方面是因为叶礼庭写的伯林就和伯林的演讲一样流畅;另一方面伯林自身在自由主义之下,始终能认清现实(真正的英雄不是牺牲,而是在危险之下镇静)、且能想象他人的痛苦,这一点太珍贵。
01-07
四人乐队
看到最后,明明知道伯林早已离世,但又恍惚觉得是我读到的那刻才离开的。
04-04
郑奉常论隋炀帝
终于用官方中文名叶礼庭了。
11-12
Li2CO3
伯林先生身上的三重矛盾身份-俄国人、犹太人和英国人让这本书更为多彩了起来,浪漫主义伴随着他在所有幸福时机下自我感触的悲剧色彩,也可以很好地互文他身上的这种矛盾性。对于大清洗运动时期人们为何不能说出关于社会问题的真实想法,当时的学生是这么回答的:"如果有人这么做的话,他就会像被扫帚扫掉一样被消灭。”以赛亚对自由主义,对自我良知的坚守,对浪漫主义的合理性的包容,现在这个时代已经很难有人可以做到,如果个体想要获得自由,就必须以稳固的文化归属作为保证。读完这本书再看眼前的风景,多少还是觉得有些讽刺。非常非常好但却好像没多少人有兴趣去念的书,不该让他和它的价值终结于此。
02-15
巴特
一个生在悲剧年代却没有体验过生活悲剧的人,一个卷入世界大事件却又游离在外的人,一个试图浅薄生活却深刻洞悉了时代论述的人。
01-25
祝羽捷
19年最喜欢的书之一。伯林是一个不怎么努力成为大师的人,从他只在30岁写了一本马克思传就可以看出,但他的出身和经历都太妙了,跟20世纪重要的人物都是朋友,他的经历俨然巨星群像。这本书的作者叶礼庭写得也好,一点也不dry。
02-18
Oreo
表面上是狐狸却一直渴望成为刺猬的伯林,自我分裂、暧昧犹疑的伯林,捍卫“自由”的伯林,总是能带给人力量和支撑的伯林……叶礼庭笔力太惊人了,读到序言就被完全吸引住,无论是对材料的裁剪、叙述方式、传主和作者voice的平衡都无可挑剔。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极有份量的语句。
04-27
晓林子悦
叶礼庭写伯林,情感部分实在生动,让人忍俊不禁。有一处,以赛亚和伯爵夫人帕特里西亚,还有个俊小伙雅克一块儿去看歌舞剧,然后回到旅馆。那一晚,以赛亚隔着墙壁听了一夜自己情人与小鲜肉的床事,第二天早晨结账的时候,他收了房间的钥匙,他终生都没有丢弃这把钥匙。以赛亚和阿赫玛托娃,这部分笔墨细节很多,相当独立的故事了。当时她比他大20岁。两人之间的情感暗涌,怎么说呢?大概就是她孤独寂寞,有肉欲的渴望,而他抗拒一位曾经的美人而现在年华老去的女性的暗示,但他在精神上怜惜她的不幸也爱慕她的才华与名望。写得很微妙。当然,不是挖名人隐私,这本传记非常优秀,传记该有的优点,全都有,清楚晓畅有文采,学术点评也很到位。以爱因斯坦的评价:“上帝让伯林只成为这个世界的旁观者。”他是最有现实感的自由主义者。
03-04
57
心里有个分类是读完立刻想要重读的书,看第一页的时候,这一本就放进去了。叶礼庭笔力惊人,一边讲一边评,展示出一种高度综合的懂得。这种传记写作本质上是思想史写作。以至于读到结尾人生落幕,竟没有太多悲伤,而是再度加深理解,经验与理论之间从此再无间隙,伯林一生所求无非是独特而自由。
02-23
Mandelstam
在这部伯林最好的传记里,你可以读到一个几乎完整经历了20世纪,经受了它诸多苦难的人,终于明白人类的事务是多么复杂,完美的方案是多么遥不可及,而难能可贵的“现实感”是多么必要。我们还可以读到一个经历了俄国革命、世界大战、犹太建国,探访了战时美国、铁幕东方的学者,对人性的悲剧和他人的处境有着怎样同情的理解,我们可以读到一个人如何将多元和包容性奉为自己核心的准则,同时又度过了又不曾与自己的理论相违背的人生。伯林的人生是一部献给20世纪真正自由之人的历史。在伯林那里,人类因为对于自由的恰切理解,而真正肩负起共同生活的沉重责任。
11-11
Berlinka
给六星的传记。以赛亚·伯林给我许多启示和颤抖的喜悦。太多了说不过来,在一本接一本的阅读过程中,他让我不断修正自己,又不断获得相信,相信庄严宁静的道德世界的持久生命力,见证一个极具学术个性的人如何在一个世纪里勇敢坚韧地怀疑自己,质疑热情,与各种陈词滥调或时髦的观念搏斗,同时又深知自己灵魂深处最贴近的是什么。诚然,那些黑色幕布中逐渐退隐的俄国思想家和艺术家才是他的灵魂相知,那赫尔德式的气质才是他最重要的根脉,但伯林却有能力把这些都深藏不露,用一种坚定的意志去过自己真正的生活。像一只幽默的老狐狸一样怀疑世界,内心却时刻渴望成为一只自由的刺猬。
11-29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