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似云
    没有当年看击壤歌的惊艳,一些台湾文人的事很出乎意料,特别是我一直以为是她三三时期好友的仙枝08-14
  • 天心小姐的文笔还是一如既往的味同嚼蜡啊……12-27
  • redhousepainter
    两年前这本书在台湾出版时引起不小的风波,当时翻看时心想哇这这这也写得太直接了吧,这以后再也没法见面了吧。。。。这次朱天心和唐诺还是没来南京,残念!09-05
  • 绝版_小伙队
    如果能多一点现下的记忆 少一点对当年的复制和引用 就好了06-25
  • 此情
    青葱到老迈,回头一望,弹指三十三年。如同一匹执拗小兽,无数次回到自己的洞穴,梳理皮毛、舔舐伤口、补充食粮、休养生息,重新上路,执拗到底。拼尽半生,为自己所坚持、所看重、所无法摆脱因而甘于负担的使命。我不全赞同她的观点,但我佩服她的执拗。11-07
  • d
    朱家姐妹文字 一生都小里小气 无病呻吟 半文不白 还故作深刻 简直毫无自知 胡兰成教的真好 好在这本写家庭生活部分还是温文蕴藉的10-28
  • hbcwh
    这是朱天心的“陶庵梦忆”么?可惜我只看到梦呓,散漫、啰嗦。张岱叙写至痛往事,往往只了了数笔,字短意长。张、胡也都有一手好文字。可天心,为什么要写裹脚布一样的句子,还括弧频频?12-22
  • 金筱书
    非常好看!如果是朱家三姐妹的粉丝又恰好喜欢侯孝贤,胡兰成,日本其中之一好了,就会看得欲罢不能。算是我今年最爱的一本书了,我是天心天文脑残粉。08-03
  • 文学车间
    朱天心半生回望,三十三年文学回忆录。恒常穿越京都,活化石般总是在场。07-04
  • 赫恩曼尼
    用三十三年时间记录一桩桩细节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无非是以文字抗衡时间和人的善变罢。在地铁里翻读,慢慢忘记周围的嘈杂人事,沉入未曾生逢的年代中去。09-19
  • 57
    天心老师的文章方法是旧的。现实向前,而往事呼啸,她是用写作来搏斗的那一类。旅行见闻、80年代台湾文人轶事和个人的心性养成,最后都附着在京都这个记忆的织体上。最惊心动魄的部分,是一个人回过头去看自己,以及沿途聚散的人,竟如此庄严认真不后悔。文如其人,那么旧就旧一点吧。09-01
  • 某四
    【2017128】好感度太高了,是那种绵密而平实的好看,带着沉淀过的深情优雅和摆脱不掉的可爱诙谐。京都只是个盛装身影与记忆的容器吧,真正穿越文字荒野飞度时间废墟展演美丽与哀愁的,终归还是那质地坚硬的诚实正直与英勇。爱憎分明,是的,可到底还是宽厚,咋说呢,八(卦)而不伤(人)。09-26
  • 紫苏
    意料之外地差啊,毫无节制啰里啰嗦,靠着八卦我才坚持下来。不过,倒是蛮老实的。阿城说的“不绕”,仅仅做到不绕过自己,当然也没饶过别人。09-21
  • 曼仔
    越写到后来越笔力雄健。从《击壤歌》就知她的“艳语亦以气行之”,到了这本回忆录,除却讲京都城市肌理的被我略过,讲胡爷、父亲、少年旧友、社运、动保、文学、唐诺、海盟那些篇章,写的真好,那么丰沛的感情,那么峻洁诚挚地写出来,但有时克制的一两句话,却能荡起读者心里极强的情绪。08-16
  • Mantra
    决意以后再也不看朱天心的任何东西了,阅读过程太折磨,怎么说也是老作者了,为什么有的句子连最基本的通顺都没做到?文间括弧出现的频率很高,用这种方式来补充说明在我看来就是笔力不足的表现。此书有一种磕磕绊绊的流水账即视感。若匿去作者大名,这书真不见得会得到多少好评。09-18
  • shizao
    其实写的还行,就是受不了作者一副“我们全家人都了不起但我们还是淡泊名利”的装逼感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