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Covfefe
    布勒东和爱伦堡对骂以及打架。从苏联回来的纪德。二三十年代巴黎、马德里、莫斯科的文学家和艺术家聚集在一起,是盛世,也是混沌。02-10
  • 大李
    这块的知识是盲区,他说的名人我都不认识。另外,这翻译水平哦,你翻不好加个英语注名呢,前后竟然还有不一样的地方。要不是正好去巴黎、马德里,估计肯定看不完这书。10-15
  • 天天买书
    艺术家们一齐向左看,都被一巴掌都扇了回来。“他们唯利是图,看,在这个苏联,钱又很快神气起来了!”左倾作家们加入或支持国际纵队的行为现实又浪漫12-22
  • 甜水园子温
    真正意义上的名将如云。小说中并不多见的各种华丽转场,但读起来还是很痛苦啊……04-12
  • 半糖
    这种小八卦从来很对我的胃口,如果忽略掉那些不敢细读的翻译的话,一些很奇怪的话语结构,读起来摸不着北,那可是真正的语病呐!02-22
  • 电影是文盲的艺术
    略知掌故。翻译,唉,不说了。05-07
  • 水培
    本来我应该这样:30年代的巴黎左岸,聚集了一帮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实际上我想说的是,尼玛这翻译的是什么东西嘛!!!拜托有点职业道德01-05
  • 十八号木木夕
    写得很花哨。翻译太差,不能细品,很多句子读不通12-06
  • 樹君
    我就说怎么联合书店把一本全新的原价41的书特价卖到10块……原来不是我淘到宝。这翻译真是有点恶心,看不下去。12-27
  • 庸爻儿
    向文学史爱好者们强推!07-09
  • Daisy范黛西
    读这本书我知道了,超现实主义和国际无产阶级革命就像一对热恋中的情侣一样喜欢互相攻击辱骂唾弃又重归于好密不可分最后又分道扬镳。原来安德烈纪德和奥斯卡王尔德有一腿,原来达利,阿拉贡以及路易布努埃尔有种近似于三角恋的情谊,原来里尔克,帕斯捷尔纳克和玛丽娜茨尔塔耶娃3个人之间曾有长达十年精神柏拉图之恋,原来布勒东,保尔艾吕雅,达利等等等等曾经共享过N个情妇,原来诗歌届的果儿叫缪斯,艺术界的果儿叫维纳斯,而政治界的果儿叫间谍。而写《小王子》的那个家伙圣埃克苏佩里是个热衷于冒险的飞行员。12-18
  • 十了个十了个四
    操你妈,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政治局常委的传记。别跟我说翻译的问题,作者就是傻逼。11-08
  • 宋阿慕
    完了,我看完了压根没觉得怎么样,怎么像东抄一点西抄一点凑出来的。。那些我都看过。08-02
  • 夕岸
    艺术家们在动乱年代追寻艺术,追寻人性本真的旅途。08-27
  • 57
    和那本1913相似,都是活泼的文艺史的写法,时间选在30年代,二战爆发前,地点主要在巴黎,还有马德里和巴塞罗那。那本用碎片化的叙事剪切时空,这本史料上涉及更多,但可能小说家的笔法和想象都倾向于把故事说完整,显得八卦气太重,而那时思想选择的严肃性被稀释了。翻译不理想。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