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傻圆儿
    几乎全篇金句,他这套历史非历史超历史的理论放在几乎任何方面都适用,特别是个人情感方面,效果扎心又惊人,让你一边捂着流血的胸口一边倍感欣慰的哂笑不已12-21
  • 毛克迪
    尼采将人面对历史的三种立场分别归纳为1、历史的(需要历史,历史地感知,但沉溺其中则会损害创造力)2、非历史的(遗忘力,抛开历史崇尚现实生活)3、超历史的(超脱出孤立的个体的历史记忆,超脱时间的制限,最智慧却不再对生命抱有热情)。生命是目的,历史是手段,利用历史服务于生活的三种方式则被归纳为:纪念式、怀古式、批判式。而判断历史利弊以及判断历史使用效度的标准,都是取决于其是否有利于现实的个体生命的成长。12-17
  • 莫帘人
    全世界年轻人联合起来!02-06
  • 历史服务于生活。纪念式,怀古式,批判式的看待历史。尼采能否想到在我们这个时代,产生了消费式的历史?02-07
  • Erio
    字字珠玑的历史科学导论,向一切客观主义,实证主义和进步主义的假的历史学宣战,内部已经蕴含着后期对内在性和浪漫主义的自我意识个人的批判,充分体现了尼采是关注承认异质性和主体间伦理的思想家,而不是抽象的个人主义者,本篇也引发了福柯考古学,且是海德格尔六个尼采讲座中唯一专门涉及的早期作品,是早期作品的巅峰,没有之一。03-03
  • 一条狗
    人尼采差点儿骂出来了,唾沫星打得脸疼,如此历史虚无主义难怪不得大行其道呢02-27
  • 黑塞
    我们的存在只是痛苦和厌倦04-04
  • 照猫画虎
    再读,是在第二章就止步,还是真正能读到最后呢……第十章有着《君主论》第二十六章的魅力04-03
  • 哭之笑之
    不合时宜的沉思之二人的历史感应有限度,历史可以服务于生活,但不能成为生活的指导。人对待历史有三种立场,历史的、非历史的、超历史的:①人类需要历史,会历史地感知事物,但若过度沉溺,则会患上“历史病”,会损害生命的创造力。它的解药则是非历史和超历史的。②非历史是一种遗忘力,是一种抛开历史、面对现实生活的立场,但“非历史的感觉和历史的感觉都是同样必需的”。③超历史的,即认为古代与现代没有区别,“世界在每一个时刻都是完整的,都实现了其目标”。持这种立场的人也许是最有智慧的,但却缺少了对生活的热爱。历史服务于生活,有三种方式:纪念式、怀古式和批判式。①对正在战斗着的人,历史可提供榜样和鼓励,需要的便是纪念式。②保守与虔敬的人,需要的便是怀古式。③激进而革新的人,需要的便是批判式。11-05
  • 慕永
    生活大于历史。历史只有为生活服务的时候才是有价值的。面对历史的汪洋大海,尼采提出的找到陆地的办法是刻在德尔菲神庙里的那句话:认识你自己。但尼采很警觉,他知道很多二半吊子会为了自己发展出一种“自我主义的神”,所以他毫不留情揭露并批判了这种“聪明的自我主义”(类似于我们现在说的精致的利己主义)。年轻人啊,不要相信什么“历史进程”之类的鬼话,你必须诚实,坚定,真诚,并为自己订立伟大而高贵的目标,然后“撞死在石头上!”——“除了不惜伟大的生命,在伟大而不可能的事情上撞的粉身碎骨,我不知道生命还有什么更好的目标。”尼采说。08-25
  • Miserablism
    操操,这就是那种我一边看一边发出狗被踹了的叫声的东西…阅读体验有点像手按在刚烧开水的壶壁上。它是那种,额,福柯看了确实会说“读了尼采我完全变成了另一个人”的东西…是那种,比起德语的情况,你把它放在法国现代思想的系谱里去看则可以成倍地被摇撼的东西。唯独是这种东西,令人在尚未发疯的夜晚,感觉自己皮肤下仿佛有一个肿块。很难说这个硬块致命或者怎样,也不知道它何时发作起来,就让人重温灼伤的干痛02-17
  • 苦影
    二月的最后一本书。如果说贡氏和波普尔是领我真正理解了人文与学术的两位作家,那么,此书于我,则是一次更为辽阔而尖锐的、对于人生的敲击。尽管有少数难以认同的、尼采式的偏见,但仍无碍于书中对于历史-知识-生活反思的隽永与伟大。读到后三章时战栗不止,几欲哭泣,在黑格尔阴影的时代下发出对非历史和真正生命的呼喊,他简直有如一位在高山上擎着火炬的先知。“但不要做一个强大的树干上迟结的苦果,像收藏家和掘墓人一样对树干再施一个凄凉生活的咒语。”书写历史者首先要书写的是自己的生命:在成为学者之前,他(她)首先应学着成为一个人,真正的、鲜活的人。仅仅依靠知识工厂自身的产物是无法打败工厂的,然而,逃离出已经编写好的叙事几乎需要自毁的勇气。不过,那又如何呢——“他们还不够老,也不够聪明,所以不愿顺从。”02-28
  • 水州
    尼采将人们对待历史的立场归纳为历史的、非历史的和超历史的三种。毋庸置疑,人类是需要历史的,对于敢于行动和拥有力量的人尤甚,历史为他们提供了无法在同时代的人中找到的精神榜样和安慰者;然而值得警惕的是一味地怀古(过量的历史),人的可塑性会被打压,大脑随时都可能变成木乃伊,更何况并非所有人都能够承受历史的。因此适时地运用非历史(遗忘力)治愈创伤是必要的,而超历史的人认为“世界在每一时刻都是完整的,都实现了其目标。”这想法虽然智慧,但却缺少了热情。“他需要用自己性格中所有的诚实、所有的坚定和真诚来帮助自己对付那些二手的思想、二手的知识、二手的行动,然后,他才会明白,文化不仅仅是‘生活的装饰’――也就是对生活的掩藏和扭曲,因为所有的装饰都会掩盖被装饰的东西。”11-18
  • 莱顿猫
    历史应当教人如何生活,而不是把人变成冰冷无情的知识魔鬼或百科全书。正如尼采重视“非历史感”和“遗忘力”,而克罗齐提倡“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从这点来看,尼采和克罗齐在史学上都有共同的认知,即呼唤史学的实践价值和人本价值,强调人的生命对于历史或知识的主体地位。此外,这二者皆反对历史的“自然科学化”和“历史哲学化”,反对历史规律和历史决定论,他们更愿意把历史看作一种接近艺术的写作,将历史“艺术化”。二者所不同的是,克罗齐是以黑格尔为师,用辩证法来构建自己理论体系,把知识视为一种抽象的变化的“精神”。而尼采则是把权力引入知识的范畴之内,强调权力与真理和正义的孪生关系,并企图用柏拉图的“谎言”来改造下一代青年,这简直是德国“集体主义”传统的典型心理。但终究,尼采的思想深度远非克罗齐所能及。08-25
  • 蛋丁
    我想说,当尼采放下他对隐喻的执着,直白说出自己所想的时候,有着十倍于往常的力量,而这些也就构成了全书的精华所在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