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叶临风
    港人将自己的政治无能感和政治愤青心态投射到政府领袖身上。06-01
  • 流光容易把人抛
    看完这本书了。在新闻里看到的多是光怪陆离的片段,而这本书很好的解释了我心中的疑团。写的务实大胆。03-05
  • xxx
    数据已经过时了,内容更像是文献综述,分析较多,实质性的意见较少,像是梳理原因,原因也比较浅显,也没有指出未来发展方向。05-05
  • [已注销]
    80末90初的社会调查数据,样本量也偏少,但对照今日杭抗社会有一定参考价值。过多的陈述数据而论述较少。08-26
  • coldfish
    数据很详实也很真诚,算是在内地能看到的比较真实反映港人心态的书吧。缺憾在于,调查论文发表的时间都太早了,离现在已经有点久了。12-26
  • 她是猫鳄鱼
    基本客观且细致的一本书,只是数据旧了07-24
  • 智术师
    尚可一读,不过本书收录的文章都是八九十年代的,很大程度上已经失去了实效性,而且也无法解释当下的香港困境。01-11
  • R.Peng
    20170608读过,补记11-06
  • 硬壳Crust
    2022.5/18有点不记得为什么会买这样一本书了。翻完后发现,就是一本巨长的社会调研报告。05-21
  • helloworld
    这个题材很有吸引力,虽然每一章都在罗列问卷调查数据的,但仔细思考都会觉得很有体会,特别是第五章讲香港人身份认同非常值得一看。问题还是文章太老了,希望以后能看到最新的调查结果。12-04
  • 忙biubiu
    结论有些过时,但是挺有趣的,值得一读10-18
  • 卡门
    时过境迁,无聊无趣。03-06
  • 深溪虎
    挺有意思的一本书,如果你有兴趣了解香港的政治概况,值得推荐。长处在于采用了大量真实可靠的调查方式,逻辑清晰,事实说话,缺点在于流于数据表面,短于深度分析,有点只见树叶,不见森林的感觉。03-26
  • 康一來
    劉兆佳這本著作其實已經明顯寫出,在香港回歸前夕,雖然差不多過半港人還是政治冷感,但是當時最讓港人信任的政治人物或組織團體都不是親中的。當時的香港缺乏政治領袖,可是,哪怕當時香港能夠培育出政治領袖,也是港英培育出來的,回歸後的管治隊伍根本沒有足夠群眾基礎。有趣的是,支持自由放任原則和支持私有化的香港市民有時候反而比反對者更支持政府對市場進行干預。當然,書裡也有一些地方被後來的事實打臉,劉多次提到港人對中國文化和中華民族有自豪感或認同感,但這至少不適合用來形大部份港人,說香港人身份認同不會衍生分離主義,結果如何大家都知道。不過準確的一點是,隨著經濟衰退,中產地位下降,社會缺乏上流機會,使得動盪因素加深。這本書值不值得看?我覺得裡面講的都嚴重過時,就算是想認識那時香港,也不夠深刻。06-26
  • Sylvia
    全书都在堆数据 年代也太久远了点12-02
  • 念媛
    一些现在情况现在依旧过时了,亦或说年轻一代的港人跟书中描绘的大不一样,他们充满了参政变革的热情,看现在满目疮痍的香港,甚是心痛。11-26
  • 原以為是本枯燥的書,讀來還覺得不錯~1)作者曾作為港事顧問參與香港回歸的工作,因此其香港研究之實用性很強,是與香港的社會發展緊密相連的。2)作者注意到香港社會的特殊性,不可以西方社會學框架來生搬硬套。3)作者的求學生涯和治學道路深受中國傳統的薰染,他說自己的博士論文即是「探討19世紀中國儒家精英在整合和領導傳統中國社會上所起到的關鍵作用,並著重指出政治與社會的分崩離析與儒家精英的弱化和解體有關」,因此在分析港人的政治心態--尤其是對於「政治威權」認受性的闡析--可明顯見到他對於香港作為華人社會的另類認知。然而,我認為作者講的還是更符合上一代或上幾代的港人,而新生代恐怕已經很不一樣了。題外:該版本的責編看完全稿了嗎?有一章內錯字連篇啊。05-09
  • 江海一蓑翁
    非常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研究主题,可惜本书所收录的论文,基本上都是香港回归之前所发表的旧文,距今已有二三十年时间,其数据和研究分析,已经严重过时,无法说明现今港人的政治心态状况。并且所有的文章,都是基于一次样本数为几百的抽样调查展开,缺乏其他调查方法的辅助和互证,其准确性值得商榷。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