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ParisPatient
    还是感谢这本让我结识格奥尔格,嗯!11-14
  • 抬小魚
    读了,却仿佛什么也没读...01-16
  • 虎背熊腰小白兔
    “焚书的地方,到头来也烧人。”不过对作家的著作描写草草。01-04
  • 夜河
    我们所能做的只是永远都不要遗忘。11-11
  • 希米格
    题材还是挺新颖的,可惜好多书的确无法看到,只能看看作者的评论,这样来看有点像目录学作品~10-06
  • 黑电波
    是个索引呢,还带摘抄11-12
  • 立夏
    一场大火也无法烧毁的才华。适合懂文学常识的人阅读。10-28
  • 星河~努力煮粥
    1933年1月30号,希特勒上台,德国开始进入纳粹十二年的历史。一开始,社会上迎合纳粹的主张,对于要净化德语文化的要求,不是赞同就是沉默。相应最活跃的是年轻的大学生们,宣传、查封,焚烧,读来有“红卫兵”的既视感。1933年5月10日,集中烧书开始的日子。但在当时,连戈培尔也没想到事情能走到这一步,表现最激进的成员逐步劫持甚至主导了整个事件的进程,波澜既起,前期的勇将也成了炮灰。被禁掉的作家们,有斗士,也有误伤,充满滑稽又悲伤的混乱。一场华丽的运动,发起人自以为是净化了本国文化, 自己也能因此名垂青史,到最后却发现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少有的黑暗时刻。01-14
  • 谢宛风
    【实体书】在看之前完全不知道有这件事,但也并没有过于惊讶。因为有突出影响、因为名字与什么激进分子相近、因为反映了真实、因为没有低下头……被焚书的作者们,有的骄傲自豪、有的胆战心惊、有的莫名其妙;多少人流亡海外,籍籍无名就此而终,又有哪些人早已自我审查面向“光明”,尚能面对此事谈笑风生?一本以书为索引,讲述作者和历史相关生涯的书。不是故事,又因满目陌生而仿佛是虚构。03-13
  • 王福
    和平年代的作家多有风格,鲜有个性。反倒是在战争和动荡的时代,一个作家身上的光明与阴暗,以及他趋向光与暗的可能性,会被历史催逼出来,让后人看得一目了然。08-16
  • 白鹇
    题材新颖,可以当不为纳粹所接受的魏玛共和国作家辞书来看。09-13
  • danyboy
    如果不是太多的翻译错误,这本书可以打五星的。作者把纳粹焚书单上的作家悉数找来阅读作品,每个作家写了少则几百多不过几千字的述评,如此简单的操作何以使作者因此书成名?为什么书里的作家我知道的不超过5人还能读的如此入迷?原因一是这些文学史上的失踪者好像真的是被虚构出来的,魔幻的人生经历10-06
  • 岂能无怪哉
    “要焚烧一个幽灵,很不容易。但是,总是可以先烧他的书”【整本书其实是一个大型的#反正你也看不到#的书单……(´・ω・`) PS:中信这版跟台版是一个译者08-31
  • 看不见的城市
    这种书为什么要再版?再版就算了,为什么要用单是目录的翻译就能把人笑死的台版?09-21
  • 逻格斯歌
    现在谁也不会傻到去焚书,而是悄悄地下架。润物细无声。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