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hopelala
    读起来很有画面感,印象最深的是陪女友寻找香槟 ,恋人间的争吵纠缠,埃琳娜在沙滩上跳舞,就像看了场电影过目不忘05-11
  • 隔壁老郑
    被《酒鬼与圣徒》流畅准确的文笔吸引,深厚的文字功力带来畅快的阅读体验,书页下附着酒的细致脚注,科普每种酒的调制手法,读完越发馋酒了,原版没有酒的脚注,但中文版真的是很用心03-14
  • 哆啦大胖
    得到APP每天听本书分享:第一,劳伦斯·奥斯本是一位颇有浪荡子色彩的作家,他讲述了自己从少年时代开始喝酒的经历,讲述了他在伦敦、纽约、苏格兰喝酒的经历,描述了那些能让人放松交流的酒吧。在西方,酒和酒吧给人们提供了生活中的乐趣。这种饮酒文化影响其他的地方,比如日本会酿威士忌,日本人会去苏格兰的威士忌酒厂朝圣。但是,这世界上也会有相当数量的人把酒当成是西方的罪恶之源。第二,奥斯本去了中东地区,去了巴基斯坦,去了东南亚。在这些地方,因为人们的信仰不同,喝酒成了一种禁忌,奥斯本在叙述中把极端分子对酒店、酒吧的恐怖袭击,说成是酒造成的矛盾。这种说法虽然有一点儿夸大其词的成分,但在那些地方从事酒的生意,的确是处于一种紧张状态,而喝酒的人也会担心世俗的生活方式会被悄然改变,世俗的法律会被宗教法取代。01-17
  • 测海
    在家抗疫期间读的,太想纠集朋友们喝一杯了!03-14
  • 小北福兴
    酒逢知己千杯少,好书值得一读07-20
  • 我是我所是
    跑到中东地区买醉也是非常有胆识和创意了12-02
  • 海的北风
    说起来好像很久没有读一本文学书了,就仿佛皲裂的土地太久没有接受过雨水的滋润。处于伊斯兰宗教笼罩下的中东国家,对于酒的接纳程度有从紧亦有从宽,不过愈是从紧的环境下饮酒可能更能激发作者的激情。与其说酒是催生快乐,毋宁说是舒缓烦忧,在条框满地的世俗世界中能释放真情与自我,是“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愿“盛夏里纯粹的光芒”永远沐浴着作者与我们每一位内心深处仍保留着细腻与感性的人。10-27
  • 赵心心
    今天读了一本《酒鬼与圣徒》,就是那种面前有个美女,很美好,可你一打眼就知道她不属于你,她的经历你没有共情,她的述说你无法领悟,就这本书而言,它的酒你一种好都没喝过。进而,你很容易想到身边有个什么朋友和她会合适。so,let it go03-22
  • 穆宜
    给四星是因为读这本书全程都在很开心的喝酒02-27
  • 谁是桃都
    一个多月的假期,大抵喝了八瓶红酒,一瓶喝三天,未到飘飘然,却也可以从现实中暂时脱离出来。酒,或许是平淡生活的一味添加剂,让生活的滋味变得更浓一些。终究,花有荣枯,月有圆缺,惟愿如欧阳修所说:“祝把酒东风,且共从容。”再开一瓶单一麦芽布赫拉迪奖励一下自己04-04
  • 环玥
    这本的封面手感异常地好。一天里读完。只是我对喝酒始终没那么热衷。05-02
  • 井邑
    这是第一次读游记,同时读了同类型的《咖啡瘾史》,略感神奇的是,本该使人清醒的后者,全书充满了迷醉和混乱的感觉,而自称“酒鬼”的本书作者,似乎始终保持着某种程度上的清醒和自持。不论是酒精还是咖啡,又或者是茶叶以及糖,都是人们身体上接受并且精神上向往的东西,不仅教义和法律阻止不了,我想,恐怕没有什么力量能够完全阻止吧。01-06
  • 星际
    4.17购电子版。开篇就吸引,笔里行间愉悦好读,画面触手可及,对提到的酒庄及酒厂来了兴致,有机会实地去寻访。05-18
  • 靓宇
    酒鬼何尝不是酒的圣徒,圣徒又何尝不是清规戒律的酒鬼,只是内心的坚信和追寻不同罢了。劳伦斯走过一个又一个的禁酒城市,接触不同的禁酒文化,以微醺的双眼观察禁酒的世界,并为我们缓缓道来。04-04
  • 哎呦呦
    在书店翻阅时,作家劳伦斯的英式幽默,就挺喜欢,笔触轻松有趣有看点,果断下手一本06-06
  • 电胆马
    这也就太“扭腰客”风了:车轱辘话里带一点新知,花里胡哨中配半点哲思,读得快,忘得更快。03-31
  • 姚瑶
    河童先生吃遍了日本的腌萝卜,劳伦斯喝遍了全世界的酒。12-20
  • *Why or Y。
    认真地推荐一本书,封面上的话深得我心:滴酒不沾的头脑未必绝对清醒,喝醉的灵魂也许更值得信任。不论是我的头脑、心灵还是我的灵魂,都早已醉过千回百遍。面对震撼的山水风光,收到好友的书信,在陌生的文字中找到共鸣,与家人欢乐相聚,与友人畅想未来……每每上扬的嘴角,不就是“醉了”吗?我想,一定是酒,倾听了那些年人们不愿轻易吐露的心声,一定是酒,排解了他们肩头的压力,一定是酒,让我们得到了短暂的释放。酒没有让我们沉沦和放弃,反而让我们重燃斗志,变得更加强大。还好,有酒。04-07
  • 维舟
    视角独特,专挑禁酒的国度体察其地下/半地下状态的饮酒文化。写法接近旅行散记,有时失之浮光掠影,好处则是轻松有趣,带有冒险意味,独能由此窥见当地社会隐秘的角落。无疑,作者的态度是相当自由主义的:“酒是我们的化身,是人性的具象化体现。抵制饮酒,无异于压抑我们对自身的认知。”这一认知无助于理解各地禁酒的复杂文化理由,但作为一本文化散记或许也只能到此为止,全书最大的价值还是在于视角本身。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