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读书
阅读
首页
读书
学习教育
中国进入国际大家庭
反馈
书名
中国进入国际大家庭
作者
徐中约
格式
PDF
ISBN书号
9787100158909
出版年
2018-6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页数
452
定价
60.00
装帧
精装
标签
法学
政治学
豆瓣评论
「己注销」
纪念那个消失了的条目
04-18
摄影师·正新
纪念那个消失了的条目
05-12
菲利普
还行吧!现在翻译出来基本上没啥心意了。
01-08
神头鬼脸小青年
2021—NO.10总体极好,书名太白话以至于很多人忽略了本书。内容上以鸦片战争后外国驻华使节设立为起点,以中国派驻外使节的各个阶段为线索,点明中国社会是如何在相当被动的情况下,逐渐的、有限的接受普遍存在的国际社会观念,以及逐渐接受这一观念和形式的过程。结语部分点出中国始终存在对天朝秩序的迷恋,对延伸阅读颇有启发。
11-10
今夕何夕
我看的其实是他的《中国近代史》结果压根在豆瓣上找不到这本书,没办法用这本书标记一下。
01-28
爱睡沙发的猫
清政府的外交工具箱里就两把工具,以夷制夷和国际法,可惜都没有用好。此书末尾一节,真真是画龙点睛之笔。
02-07
ˋ不裁 ︳
没有读过,只是借来标注读完他的《中国近代史》。
02-17
板樟鉴
虽然细节仍需要补充,但徐先生的写作提纲挈领,直击要害,是为经典之作。
03-21
Holder Joe
详略得当,适合备课用,不错
09-05
逆风飞扬
三个阶段:外国到中国设使馆;中国接触国际法;中国派遣公使。每一步都走得很艰难啊。好玩的是,徐中约最后一段话让我想起了《精忠报国》最后一句歌词,那可是60年代写的呢——比较当今的政事,更觉得这书值得玩味了
10-13
Cooltree
评述精要 发人深思 百年历程 重演不断
03-28
建颜
制度、孝、皇帝的家法、新儒家的民族优越主义、汉族文化主义及满族的异族统治等众多因素共同作用与1858至1860年间的历次谈判之上,只有把这些因素都考虑进去,人们才会明白为什么北京会如此固执的抵制公使常驻北京这个看似无害的问题
12-10
寒寒寒蛩
以外交史为主又不局限于外交一域,对第二次鸦片战争、清廷设立驻外公使馆的进程等事件的梳理深入浅出,细致、严谨而不过分琐碎。史实呈现的同时还以“外交”这一传统中国没有的术语概念为引,着重分析了固有“体制”与民族(主要是士大夫阶层)心理,其观点今日看来虽显得不新颖,但在上世纪60年代却实为超前。并且,在今天民族主义兴起与渴求“大国外交”的现状下,读一读作者书末的“预言”,也颇为应景。
08-21
少年张浚
依然是徐先生带有寓言式的写作,尤其是全书的最后一段话,预言了历史未来发展的走向。不过,有几个名词的翻译似乎过于随意和洒脱了。
12-14
Larene
外交史,徐中约的正经研究。第一部分讨论外国在中国设立公使馆问题,第二部分梳理中国对国际法的使用和理解,第三部分则关注中国派出公使的过往。算是理解了中国对公使问题到底纠结在何处和不同群体的出发点。阅读体验上,第一部分征引大量材料,学术气息浓厚,后两部分比较简明,颇有阅读快感……
08-26
Kanesroom
译笔流畅严谨。内容精要、生动,史家的著作经受时间检验不会差
12-27
维舟
原著简明扼要,大家手笔,也很注重当时格局下不同国家、人物的应对,不过作者也隐含着一种进步主义的现代化史观,这在他的人物评价上体现最为明显。译本有小疵,译者所犯的一个大忌是不止一次质疑、更改原文,但其实是他自己未充分理解原文或欠缺历史知识所致。
08-21
DRYJIAYOU
这本书实际上比徐著《中国近代史》更好,以晚清公使馆问题为主线讨论了中国加入国际大家庭的过程,论述清晰、条理清晰、评价中肯,可以说是一本见微知著的大作。其背后说要回应的问题是中国的朝贡体系与西方外交体系之间的碰撞,中国如何接受了西方外交体系的曲折历程,更终极的人文关怀在于现代中国的再度崛起会导致什么。
10-05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