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宁人干
    看到巴拉兹的<可见的人>中提到了一段爱森斯坦当年的演讲,最后一句满怀激情地说他的下一部电影将是马克思<资本论>,真的隔着别人的reference都能感受到他的中二气质,爱森斯坦从来都不是对电影抱有执念,他只是将蒙太奇看作了一切,the essence of film is not the shots b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hots12-27
  • 起名真麻烦
    我读的是另一个版本的11-19
  • 开着的自动门
    一次课程开启了深入这位伟人思想的大门12-26
  • 眩晕中的神
    我才不会说这是我在八一中学图书馆借过的唯一一本书呢,十分想念那个十七岁的自己。03-19
  • 荣岳霞
    主观性强。如作者日志,沸腾洋溢,想说什么就直言不讳地说了~~09-05
  • 段琼
    “我们的边防军的迷恋。飞行员的迷恋。探险队和探险家的迷恋。我们的研究家、学者、诗人、音乐家和作家的迷恋。无论创造者把自己的精力用在什么地方,迷恋都是获得创作成就的保证。”10-11
  • 洛神
    政论部分埋怨学生没有文学修养。导演部分对格里菲斯与狄更斯的论述有意思,将格蒙太奇的失败最终归咎于社会体制限制;赞扬卓别林超越了善恶二分看到了阶级性、《大独裁者》、“幼稚型‘。理论部分《蒙太奇在1938》,蒙太奇从文学中来。爱森斯坦的一切都出于崇尚社会主义制度的激情。04-13
  • 阅微草堂
    前面还是那个时代的政治挂帅,但是逐渐走入本书的内容中去,才能发现这个艺术家不简单,文字和思想都有许多鲜活的东西。正如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发表意见的自由之类的叫嚷一样,极少符合实际”-----爱森斯坦。在这里看见了欧美和俄罗斯之间的话语体系的区别,一个是以大众为基础的视角,一个是以精英的视角看待,其实都没有问题,仅仅是话语的权利分布问题01-28